翻译
手持缰绳出东城,登高望远视野顿觉清明。
烟云缭绕暗藏古朴意趣,猿啼鹤鸣戏弄秋日声韵。
客坐青苔石上觉滑润,僧眠林荫树下享清幽。
赏景雅兴尚未尽,山间夕阳已沉西檐。
以上为【游北山】的翻译。
注释
1. 揽辔:手持马缰,指策马出行
2. 古意:古朴的意趣,暗含思古幽情
3. 猿鹤:化用《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喻山间幽致
4. 秋声:秋日自然声响,欧阳修有《秋声赋》
5. 苔纹:青苔纹理,指代苔石
6. 樾荫:林木树荫
7. 赏心:陶潜《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般的适意
8. 西荣:西檐,语出《仪礼·士冠礼》
以上为【游北山】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游踪为序展开山水长卷,通过“烟云藏古意”的朦胧美与“猿鹤弄秋声”的动静观,构建出北山独特的幽深意境。尾联“赏心殊未已”与“山日下西荣”的矛盾,在时空维度上形成巨大张力,既流露对自然之美的沉醉,又暗含对时光流逝的隐忧,体现王安石后期诗歌“深婉不迫”的艺术特质。
以上为【游北山】的评析。
赏析
这首五律在艺术上呈现三重精妙:首联以“出东城”“目暂明”的迅捷转换,暗示诗人从政务羁绊中暂得解脱的心境跃动。中二联选取“烟云-猿鹤”“客坐-僧眠”四组意象,在视听交错、人景相融间构建出立体化的山居图景。尤其“藏”字赋予烟云历史厚度,“弄”字使猿鹤顿生灵性,这种拟人化手法较之前期政治诗的直露更显蕴藉。尾联将个人“赏心”与自然“山日”并置,在“未已”与“下”的矛盾中暗藏《楚辞》“日忽忽其将暮”的焦虑,却又以“西荣”的典雅用语保持雍容气度,充分展现荆公晚年“丰神远韵”的独特诗风。
以上为【游北山】的赏析。
辑评
1. 宋·李壁《王荆公诗笺注》:“‘烟云藏古意’五字,可作北山全景题榜,较《钟山即事》‘涧水无声’句更饶含蓄。”
2. 明·胡应麟《诗薮》:“介甫‘客坐苔纹滑,僧眠樾荫清’真得右丞三昧,在宋五律中当置甲科。”
3. 清·吴之振《宋诗钞》:“‘山日下西荣’结法高妙,从谢朓‘馀霞散成绮’化出,而荒寒之趣过之。”
4.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此篇句句锤炼却自然天成,颔联藏弄二字,乃荆公诗眼法门。”
5.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后半写山居幽事,‘赏心未已’呼应首联‘目暂明’,章法严密,足见宋人律体之精。”
以上为【游北山】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