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潭古屋云幕垂,省中文书如乱丝。
忽见伯时画天马,朔风胡沙生落锥。
天马西来从西极,势与落日争分驰。
龙膺豹股头八尺,奋迅不受人间羁。
元狩虎脊聊可友,开元玉花何足奇。
烦君巧说腹中事,妙语欲遣黄泉知。
君不见韩生自言无所学,厩马万匹皆吾师。
翻译
幽深的官衙古屋中,云雾般的帷幕低垂,案头公文纷繁如乱丝。忽然见到李伯时所藏韩干画的天马,仿佛朔风卷起胡地风沙,锐利如锥刺人心扉。这天马自西方极远之地而来,气势雄壮,竟似与西沉的落日竞相奔驰。它龙形的胸膛、豹纹般的后股,头高八尺,奋蹄疾驰,不受人间缰绳的束缚。汉武帝元狩年间那些名马不过勉强可为友,唐玄宗开元时御厩中的玉花骢又何足称奇?李伯时你实有大道之风,虽身为吏却如隐士,饮食自足,不羡慕山林中栖息的雌鸟。你挥动画笔不过是游戏笔墨,真正的心志却在万里之外,又有谁能知晓?韩干作画只重丰腴的肉感而不表现骏马的骨骼,更何况失却神韵,徒留皮相。烦劳你巧妙地解说画中之意,那精妙的语言恐怕连黄泉下的古人也会为之动容。你难道没听说过?韩干自己曾说并无师承,万匹厩马皆是我的老师。
以上为【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的翻译。
注释
1. 潭潭古屋:形容官衙幽深静谧。潭潭,深邃貌。
2. 云幕垂:如云般低垂的帷幕,喻环境清寂。
3. 省中文书如乱丝:指尚书省等官署文书繁杂,比喻政务纷扰。
4. 伯时:李公麟,字伯时,北宋著名画家,善画马。
5. 天马:传说中来自西域的良马,象征神骏与自由。
6. 朔风胡沙生落锥:形容画面极具动感与寒冽之气,仿佛北风卷沙,锐利如锥。
7. 势与落日争分驰:形容马速极快,仿佛与西下落日竞逐。
8. 龙膺豹股:龙胸豹腿,形容骏马雄健体态。膺,胸。
9. 元狩虎脊:汉武帝元狩年间所获良马,以脊如虎纹著称。
10. 开元玉花:唐玄宗开元年间御厩名马“玉花骢”,以毛色斑斓闻名。
11. 吏隐:身居官职而心怀隐逸,不慕荣利。
12. 饮啄不羡山梁雌:语出《论语·乡党》“山梁雌雉,时哉时哉”,此处反用,言李伯时自足于仕隐之间,不羡山林之乐。
13. 丹青弄笔聊尔耳:绘画只是游戏笔墨,非其真正志趣所在。
14. 意在万里:精神志向远在万里之外,喻超凡脱俗的理想。
15. 干惟画肉不画骨:借用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句,批评韩干画马重形不重神。
16. 失实空留皮:指画作缺乏内在精神,仅存外表形态。
17. 妙语欲遣黄泉知:精妙之言深刻至极,足以感动死者。
18. 韩生自言无所学,厩马万匹皆吾师:据《历代名画记》载,韩干初学画马于陈闳,后被召入宫廷,唐玄宗命其师陈闳,韩干答:“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体现其重写生、师造化的艺术观。
以上为【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的注释。
评析
苏轼此诗为次韵苏辙(子由)而作,主题围绕李伯时收藏的韩干画马展开,借题发挥,抒发对艺术、人生与理想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韩干画风的批评,也有对李伯时人格境界的赞颂,更通过“天马”意象寄托超脱尘俗、志在千里的精神追求。全诗融历史典故、艺术评论与哲理思辨于一体,语言雄健奔放,气势恢宏,体现了苏轼豪迈洒脱而又深具识见的诗风。其核心在于“意在万里”,强调艺术不应拘泥形似,而应传达内在神韵与高远志向。
以上为【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的评析。
赏析
本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开篇以“潭潭古屋”与“文书如乱丝”营造压抑的官场氛围,为后文突现“天马”带来的精神震撼做铺垫。第三句“忽见伯时画天马”陡然转折,引入画境,随即以“朔风胡沙”“势与落日争驰”等极具张力的语言描绘天马的雄姿,赋予静态画面以动态生命力。中间数联转入议论,先赞天马之神骏超越古今名马,再颂李伯时“吏隐”之高格,继而批评韩干“画肉不画骨”的局限,层层递进,由形入神。结尾引用韩干自述“厩马万匹皆吾师”,既回应前文批评,又暗含对写实与神韵统一的艺术理想的肯定。全诗将视觉形象、历史记忆、哲学思考熔于一炉,展现出苏轼“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典型风格,同时情感充沛,意境开阔,堪称题画诗中的杰作。
以上为【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纵横跌宕,议论风生,于画马之中寄寓胸中浩气,真大家手笔。”
2. 纪昀《纪批苏诗》卷二十:“起四句情景交融,‘忽见’二字有神。‘意在万里’一句,括尽伯时襟抱。末引韩生语,尤为隽永,非熟于画史者不能道。”
3. 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此诗借题发挥,实乃抒写己志。‘意在万里’四字,是东坡一生精神写照。”
4. 钱钟书《宋诗选注》:“苏轼论画,重神轻形,故不满韩干之‘画肉’;然又能理解其‘万马为师’之说,态度辩证。诗中‘妙语欲遣黄泉知’,设想奇绝,可见其才情横溢。”
5.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此诗章法严密,自官舍之闷,至见画之惊,由马之形,及人之神,终归于艺道之本,层层剥笋,井然不紊。”
以上为【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