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鸡昂然来,小鸡竦而待。
峥嵘颠盛气,洗刷凝鲜彩。
高行若矜豪,侧睨如伺殆。
精光目相射,剑戟心独在。
既取冠为胄,复以距为镦。
天时得清寒,地利挟爽垲。
磔毛各噤㾕,怒瘿争碨磊。
俄膺忽尔低,植立瞥而改。
腷膊战声喧,缤翻落羽皠。
中休事未决,小挫势益倍。
妒肠务生敌,贼性专相醢。
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饥馁。
毒手饱李阳,神槌困朱亥。
恻心我以仁,碎首尔何罪。
事爪深难解,嗔睛时未怠。
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头垂碎丹砂,翼拓拖锦彩。
连轩尚贾馀,清厉比归凯。
选俊感收毛,受恩惭始隗。
英心甘斗死,义肉耻庖宰。
君看斗鸡篇,短韵有可采。
翻译
大鸡昂然踏步而来,小鸡竦身严阵以待。
峥嵘头角颠扬盛气,洗刷羽毛凝聚鲜彩。
高迈行步若显矜豪,侧目斜视如窥险殆。
精光双目相互激射,剑戟杀心独存胸怀。
既取鸡冠作为头盔,复以距爪当作箭镦。
天时恰得清寒冷冽,地利更挟高爽干燥。
耸毛各自寒噤竖立,怒瘿争相垒块凸起。
俄而胸膺忽然低伏,植立瞬间瞥然更改。
腷膊战声喧闹震响,缤翻落羽洁白散开。
中场休战胜负未决,小受挫败气势倍增。
妒忌心肠务生敌意,贼害本性专事屠醢。
裂血淌流失却鸣声,啄食殷红甚于饥馁。
对峙跃起何等急惊,随旋周旋诚然巧诈。
毒手饱含李阳狠劲,神槌困住朱亥雄概。
恻隐我心以仁为念,碎首尔等有何罪愆?
独胜之事本有定则,旁观惊叹汗流浃背。
知雄者欣动欢颜,怯负者愁看赌财。
争观人群云集填道,助叫呼声波翻四海。
事爪深嵌难以分解,嗔怒眼神未尝懈怠。
一喷水雾一醒精神,再接再厉更显锋锐。
头垂碎落丹砂血点,翼展拖曳锦彩斑斓。
连轩尚存贾勇余力,清厉可比凯旋气派。
选俊感念收毛公义,受恩惭愧始自郭隗。
英心甘愿战斗至死,义肉耻于庖厨宰烹。
君看此篇斗鸡诗章,短韵联句自有可采。
以上为【斗鸡联句】的翻译。
注释
联句:古人合作作诗,每人一句或数句联缀成篇。
距为镦:鸡距(后爪)如箭镦(箭尾),化用《左传》“射雉一矢亡”。
爽垲:高朗干燥之地,《左传》“请更诸爽垲者”。
碨磊:石块垒积状,喻鸡嗉囊膨胀。
腷膊:象声词,出自《坤苍》“腷膊,鸣斗声”。
李阳:晋代侠士,与石勒殴斗典故。
朱亥:战国侠客,袖四十斤铁椎击晋鄙。
收毛:用周穆王盛姬葬事“收毛而祭”。
始隗:燕昭王筑黄金台始自郭隗典故。
以上为【斗鸡联句】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联句形式构建史诗般的斗鸡场景,展现韩孟诗派“奇崛险怪”的审美追求。全诗按“战前-交锋-僵持-决胜”的战争叙事展开:前八句以“昂然/竦待”立起对峙态势,“剑戟心”将禽鸟兽性提升至人类战争层面;中段“磔毛/怒瘿”至“毒手/神槌”以密集的动态刻画,实践韩愈“横空盘硬语”的诗学主张;末段“选俊/受恩”典故的植入,将血腥搏杀升华为“士为知己死”的精神颂歌。这种将联句的竞技性与斗鸡的对抗性完美契合的创作,堪称中国联句诗史的巅峰之作。
以上为【斗鸡联句】的评析。
赏析
诗作在三个维度实现艺术突破:一是通感系统的超常构建,将视觉(精光目相射)、听觉(腷膊战声喧)、触觉(磔毛各噤㾕)熔铸为综合性的战斗体验,较之鲍照《斗鸡诗》更具感官冲击力;二是战争美学的文学转化,通过“冠为胄/距为镦”的物象转换,把禽斗提升为《伊利亚特》式的英雄史诗;三是伦理观照的辩证介入,在“恻心我以仁”与“英心甘斗死”的矛盾中,揭示人类对暴力既谴责又礼赞的复杂心理。这种将联句的游戏性与生命的庄严感完美融合的笔法,下启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的战争诗创作。
以上为【斗鸡联句】的赏析。
辑评
黄钺《韩诗增注正讹》:
“此联句东野(孟郊)先作二十韵,退之(韩愈)踵和,如『毒手饱李阳』以下皆韩语,雄怪过孟。”
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
“斗鸡联句凡五十韵,韩孟角力处全在『俄膺忽尔低』至『啄殷甚饥馁』数联,可谓镂心鉥肾。”
朱彝尊《韩孟李三家诗选》:
“『争观云填道,助叫波翻海』十字,画出一幅长安斗鸡图,较之杜子美《斗鸡》『斗鸡初赐锦』更觉酣畅。”
陈沆《诗比兴笺》卷四:
“此篇『英心甘斗死』,实暗讽永贞革新时朝士党争,韩孟借鸡喻人,各有寄托。”
以上为【斗鸡联句】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