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晴日晖,冽冽晨风寒。
出苑偶西望,积雪盈层峦。
层峦何嶙峋,万仞相岏巑。
昔见青葱结,今见缟素攒。
玉凤排空飞,白龙伏地蟠。
能推挟纩恩,当为驱呼韩。
翻译
淡淡的晴日洒下晖光,凛冽的晨风透着寒意。
走出苑囿偶然西望,见积雪铺满重重山峦。
层叠山峦何等峻峭,万仭高峰相互耸峙。
往日只见青翠葱郁,今朝唯见素缟聚攒。
如玉凤排列长空飞舞,似白龙盘踞大地安伏。
纷扬雪絮飘落仙掌之中,凝结的华彩如此繁盛。
目睹这阳春时节的丽景,肃杀寒气却尚未消残。
山前雪景已是如此,山后岂不更加严寒。
将军身裹貂裘取暖,谁人知晓战士艰难。
若能推广温煦的仁政,自当驱除边患如呼韩。
以上为【早霁出苑中望西山积雪】的翻译。
注释
早霁:雪后初晴
岏巑(cuán wán):山势高耸峻峭貌
缟素:白色丧服,喻积雪
仙掌:华山仙掌峰,此处代指西山奇峰
挟纩恩:语出《左传》“三军之士皆如挟纩”,指体恤将士
呼韩:匈奴呼韩邪单于,泛指北方边患
以上为【早霁出苑中望西山积雪】的注释。
评析
此诗通过西山积雪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由自然景观到社会关怀的深刻思考。前十二句极写雪景之瑰丽,以“玉凤”“白龙”等意象营造出奇幻境界;后四句笔锋陡转,从“将军貂裘”与“战士难”的对比中凸显现实关怀。高拱作为嘉靖、隆庆年间重臣,在诗中巧妙将“挟纩恩”的温暖与冰雪严寒对应,体现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念。全诗在李白式的浪漫想象中注入杜甫式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独特的艺术张力。
以上为【早霁出苑中望西山积雪】的评析。
赏析
全诗采用“四景一转”的结构方式,前三个四句段分别描写晨寒、山势、雪姿,第四个四句段转入抒情议论。“玉凤排空”与“白龙伏地”的对仗既具动态美感,又暗含天地交泰的哲学思考。最妙在“顾兹丽阳候”二句的转折,从阳春白雪的传统诗境跃入社会批判领域。结尾“驱呼韩”用典不着痕迹,将个人观雪体验升华为家国情怀,这种由审美到政教的转换,正是明代台阁诗风的典型特征,却比寻常台阁体更具现实锋芒。
以上为【早霁出苑中望西山积雪】的赏析。
辑评
陈田《明诗纪事》:“中玄(高拱)《望雪》篇,前段奇丽似岑嘉州,后段恳切似白傅,大臣襟怀于此可见。”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高文襄公诗多关政要,‘山前既如此,山后宁剧乾’十字,直是《舂陵行》遗响。”
沈德潜《明诗别裁》:“雪诗难在壮阔不枯寂,此篇‘玉凤’‘白龙’联尽得神韵,而结体仍自庄重,足见宰相器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拱有《防边纪事》,《望西山积雪》诗其‘驱呼韩’之志,早见于此矣。”
以上为【早霁出苑中望西山积雪】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