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听说它被移植到玉井旁生长,开出十丈高的花朵实属平常。
月华皎洁寒露清冷时无人得见,唯独为先生您引发绵长的意兴。
以上为【次吕季克东堂九咏野塘小隐】的翻译。
注释
1. 次:唱和
2. 吕季克:吕约,字季克,朱熹门人
3. 东堂九咏:吕季克书斋九景组诗
4. 玉井:华山玉井,传说生千叶莲
5. 开花十丈:化用韩愈《古意》咏莲诗句
6. 先生:尊称吕季克
7. 引兴:引发意趣
8. 野塘小隐:吕氏园居景致之一
以上为【次吕季克东堂九咏野塘小隐】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朱熹和吕季克《东堂九咏》之作,借咏莲寄托理学理想。前两句以夸张笔法暗用韩愈《古意》"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诗意,构建超凡脱俗的意象空间;后两句转折尤见深意,在"月明露冷"的孤绝境地里,"独为先生"四字既点明酬唱对象,更暗喻道德君子在寂寥中自持的理学精神。全篇通过无人见的幽独与引兴长的内在愉悦对比,展现"慎独"功夫的哲学内涵。
以上为【次吕季克东堂九咏野塘小隐】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在朱熹理学家诗中别具隽永风味。起句"闻道"二字保持认知的谦抑姿态,符合理学格物精神;"移根玉井"的传说性表述,为全诗注入超越现实的理想维度。承句"开花十丈"的夸张意象,既是对韩愈诗境的继承,更是对道德境界的象征——将物理高度转化为精神高度。转句"月明露冷"构成典型理学意象群:明月喻天理澄明,寒露象人世清苦,"无人见"暗合《中庸》"慎独"要义。结句"引兴长"三字收束得意味深长,既完成唱和诗的功能性表达,又揭示理学家观物悟道的愉悦体验。全诗在虚实相生间完成从自然物象到道德本体的升华,堪称理趣诗典范。
以上为【次吕季克东堂九咏野塘小隐】的赏析。
辑评
1. 王懋竑《朱子年谱》:"『月明露冷无人见』句,即《中庸》『莫见乎隐』注脚,理学家诗至此乃入化境。"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借莲品喻人品,『独为先生』云者,非独厚于吕子,实言惟修养君子能识此中真味。"
3. 钱穆《朱子新学案》:"此诗可见晦庵不独说理精微,即景抒情亦复幽邃隽永,后学专作头巾语者失之。"
4. 程千帆《宋诗精选》:"后二句与周濂溪『草木犹有生意者』同一机杼,皆见宋代理学家观物之道。"
5. 莫砺锋《朱熹文学研究》:"化用韩愈诗句而泯却痕迹,在酬赠中寄寓理趣,较邵雍《击壤集》更得风人之旨。"
以上为【次吕季克东堂九咏野塘小隐】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