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玉壶上系着青丝绳,买酒怎么来得这样迟?
山间的野花正对着我微笑,正是举杯畅饮的好时光。
傍晚时分,在东窗下小酌,流莺又在此处啼鸣。
春风与醉意满怀的我,今天真是相得益彰。
以上为【待酒不至】的翻译。
注释
1. 玉壶:精美的酒壶,常用来盛酒,象征高洁或雅致的生活情趣。
2. 青丝:指青色的丝绳,用于系挂酒壶,亦有装饰作用。
3. 沽酒:买酒。古时酒多由市集购买,故称“沽”。
4. 来何迟:为何来得这么晚,表达等待中的轻微埋怨,实则反衬期待之切。
5. 山花:山野间开放的花朵,代表自然之美。
6. 衔杯:口含酒杯,指饮酒。此处作动词用,意为举杯畅饮。
7. 晚酌:傍晚时饮酒。
8. 东窗:居室东面的窗户,常为读书或休憩之所,此处点明饮酒地点。
9. 流莺:飞动啼鸣的黄莺,其声婉转,为春日典型意象。
10. 相宜:相互协调、恰到好处,形容春风与醉客心境契合。
以上为【待酒不至】的注释。
评析
《待酒不至》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即景抒怀之作,描写了诗人在等待买酒归来时的闲适心境。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明快悠然,表现出诗人热爱自然、放达不羁的性格特征。虽题为“待酒不至”,却无焦躁之感,反而在等待中发现美景、享受春光,体现出李白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诗中“山花向我笑”以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情感,凸显诗人与天地交融的精神境界。末句“春风与醉客,今日乃相宜”更将物我合一的愉悦推向高潮,展现了盛唐诗人特有的豪情与浪漫。
以上为【待酒不至】的评析。
赏析
此诗虽短,却层次分明,情景交融。首联写“待酒”,点题而起,以“玉壶系青丝”的细节描绘出诗人对饮酒的郑重期待,“来何迟”三字看似责问,实则透出几分俏皮与急切,生动传神。颔联笔锋一转,写眼前山花烂漫,仿佛含笑迎人,诗人遂将注意力从“待”转为“赏”,心境由等待升华为享受,自然引出“正好衔杯时”的惬意判断。颈联具体描写饮酒场景,“晚酌东窗下”营造出宁静闲适的氛围,而“流莺复在兹”则以动衬静,使画面充满生机。尾联总括全篇,将“春风”与“醉客”并置,点出天人合一的愉悦感受。“乃相宜”三字收束有力,既是对当下情境的赞美,也是对生命自由状态的肯定。全诗语言质朴而不失华美,情感真挚而富有诗意,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
以上为【待酒不至】的赏析。
辑评
1. 《全唐诗》卷182收录此诗,题为《待酒不至》,归于李白名下,历代流传有序。
2.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未选此诗,然其在李白小诗中颇具代表性,体现“逸气凌云”的风格特质。
3. 清代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云:“此诗写待酒之情,而寓游乐之意,语虽浅近,兴味悠然。”
4. 近人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认为此诗当作于李白晚年隐居期间,反映了其寄情山水、忘怀得失的心境。
5.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未明确系年,但指出此类短章多为即兴抒怀之作,风格清新自然,属李白闲适诗中的佳作。
以上为【待酒不至】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