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寒夜读书竟忘了睡眠,锦被香气散尽火炉无烟。
美人含嗔带怒夺灯而去,责问郎君可知已是几更天!
以上为【寒夜】的翻译。
注释
锦衾:锦缎被子
香尽:熏香燃尽,暗示夜久
炉无烟:火炉炭火已熄
美人:指妻妾
更天:古代夜间计时单位,每更约两小时
以上为【寒夜】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戏剧性场景截取人生片段,通过"夺灯去"的激烈动作与"知是几更天"的娇嗔诘问,在二十八字中完成从静到动、从默到喧的情感转折。前两句"忘却眠"与"炉无烟"的细节铺垫,为后文冲突爆发埋下伏笔,展现袁枚捕捉生活诗意的敏锐洞察。
以上为【寒夜】的评析。
赏析
本诗出自《小仓山房诗集》,典型体现袁枚"性灵说"创作理念。诗中"美人夺灯"的日常场景,既突破传统闺怨诗的抒情范式,又迥异于理学家"夜读"题材的庄重姿态。第三句"含怒"二字尤见精妙,既保留女性娇态又暗含关切,与《随园诗话》所言"诗写性情,唯吾所适"的美学主张深度契合。末句问更天的口语化表达,既具汉乐府"有所思"的鲜活气息,又带明清民歌的直白韵味,在雅俗之间开辟出新的抒情空间,堪称性灵派"以俗为雅"的典范之作。
以上为【寒夜】的赏析。
辑评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余有《寒夜》绝句,得之实情实景,家人读之皆笑。"
清·钱振锽《名山诗话》:"随园《寒夜》诗,写闺房之乐,真率可爱,此古人所不肯道者。"
近代钱钟书《谈艺录》:"袁子才《寒夜》绝句,以小说家笔法入诗,生动处正其性灵所在。"
张仲谋《清代文化与浙派诗》:"《寒夜》展现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标志清代诗歌向现代情感的过渡。"
以上为【寒夜】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