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打马驱驰越过沙漠,长途跋涉来到边疆。
边城一带如此萧条,日光惨淡白云昏黄。
身临沙场争战之处,常为胡虏的反复侵扰而忧伤。
胸中不是没有安边良策,无奈将帅己得封赏无心边防。
才如孙吴却无处施展呀,只好归来闭门独自惆帐。
以上为【蓟中作】的翻译。
注释
題注:一作「一作送兵還作」。
蓟(jì)中:指蓟城,今河北大兴西南。
垣(yuán):城上矮墙。
萧条:冷落。
翻:同「反」,反叛。
安边书:安边的策略。
诸将:指安禄山等人。
孙吴事:指孙武、吴起用兵之事。孙武,春秋齐国人,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吴起,战国时卫人,任魏国将军,大败秦兵,亦有兵法行世。
以上为【蓟中作】的注释。
评析
这首边塞诗通过描写了边境的荒凉、边患的严重,抨击了统治阶级的失策。在行文上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起伏跌宕,擒纵自如,将诗人壮志难酬的巨大悲愤恰到好处地反映出来。
以上为【蓟中作】的评析。
赏析
以上为【蓟中作】的赏析。
辑评
明末清初学者唐仲言《唐诗解》:此志在安边,伤不遇也。言我览观边塞胡虏之未宁,岂无安边之书可献乎?特以诸将巧诈以图爵赏.使贤者不能自达于上耳,是以徒抱孙吴之略而不得一试也。
清代诗人沈归愚《唐诗别裁集》:言诸将不知防边,虽有策无可陈也。乃不云天子僭赏,而云主将承恩,令人言外思之。
以上为【蓟中作】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