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传习录 · 卷中 · 答陆原静书 · 十一

来书云:“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
夫清心寡欲,作圣之功毕矣。
然欲寡则心自清,清心非舍弃人事而独居求静之谓也。
盖欲使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耳。
今欲为此之功,而随人欲生而克之,则病根常在,未免灭于东而生于西。
若欲刊剥洗荡于众欲未萌之先,则又无所用其力,徒使此心之不清。
且欲未萌而搜剔以求去之,是犹引犬上堂而逐之也,愈不可矣。”
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此作圣之功也。
必欲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非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不能也。
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此正《中庸》“戒慎恐惧”、《大学》“致知格物”之功,舍此之外,无别功矣。
夫谓“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上堂而逐之”者,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累,而非克制洗荡之为患也。
今曰“养生以清心寡欲为要”,只“养生”二字,便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根。
有此病根潜伏于中,宜其有“灭于东而生于西”“引犬上堂而逐之之”患也。

翻译

展开更多

注释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王守仁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