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òu cì lǐ qiān shì sù yùn。
又次李佥事素韵。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shěng zāi xíng jìn jiāo,
省灾行近郊,
tàn yōu zhǐ céng lù。
探幽指层麓。
huí biāo zhèn xuán gāng,
回飙振玄冈,
tuí yáng báo xī lù。
颓阳薄西陆。
jīng tián shōu jī yǔ,
茎田收积雨,
hé jià fàn píng lù。
禾稼泛平菉。
qǔ jìng lì cūn xū,
取径历村墟,
tíng chē wèn gēng mù。
停车问耕牧。
qīng xī lì yuè xíng,
清溪厉月行,
míng dòng pī yún sù。
暝洞披云宿。
xī mǐ shí jiàn liū,
淅米石涧溜,
fǔ xīn jiàn dǐ mù。
斧薪涧底木。
tián wēng lái jù guān,
田翁来聚观,
zhōng xiāo shàng chí zhú。
中宵尚驰逐。
jiāng yíng kuì shēn qíng,
将迎愧深情,
chuāng yí cán fǔ jū。
疮痍惭抚掬。
yōu zhěn jìng wú mèi,
幽枕静无寐,
fēng quán lǎng míng yù。
风泉朗鸣玉。
suī móu zhēn jué chuán,
虽缪真诀传,
pō kǔ chén yuán shú。
颇苦尘缘熟。
zhōng dāng dùn míng shān,
终当遁名山,
liàn yào xǐ fán gǔ。
练药洗凡骨。
jiān cí xiè qīn jiāo,
缄辞谢亲交,
liú guāng yì chāo hū。
流光易超忽。
以上为【又次李佥事素韵】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文
先生曰:“苏秦、张仪之智,也是圣人之资。后世事业文章,许多豪杰名家,只是学得仪、秦故智。仪、秦学术,善揣摸人情,无一些不中人肯綮,故其说不能穷。
朱本思问:“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亦有良知否?”先生曰: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
来书云:“昔周茂叔每令伯淳寻仲尼、颜子乐处。敢问是乐也,与七情之乐同乎?否乎?若同,则常人之一遂所欲,皆能乐矣,何必圣贤?若别有真乐,则圣贤之遇大忧、大怒、大惊、大惧之事,此乐亦在否乎?且君子之心常存戒惧,是盖终身之忧也,恶得乐?澄平生多闷,未尝见真乐之趣,今切愿寻之。”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
国英问:“曾子三省虽切,恐是未闻一贯时功夫?”
先生曰:“一贯是夫子见曾子未得用功之要,故告之。学者果能忠恕上用功,岂不是一贯?‘一’如树之根本,‘贯’如树之枝叶。未种根,何枝叶之可得?体用一原,体未立,用安从生?谓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此恐未尽。
问:“‘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此言如何?”先生曰:“恐亦未尽。此理岂容分析?又何须凑合得?圣人说‘精一’,自是尽。
王守仁 · 明代 · 诗
幽壑来寻物外情,石门遥指白云生。林间伐木时闻响,谷口逢僧不记名。天壁倒涵湖月晓,烟梯高接纬阶平。
穷崖多杂树,上与青冥连。穿云下飞瀑,谁能识其源?但闻清猿啸,时见皓鹤翻。中有避世士,冥寂栖其巅。
山城高下见楼台,野戍参差暮角催。贵竹路从峰顶入,夜郎人自日边来。莺花夹道惊春老,雉堞连云向晚开。
苏轼 · 宋代 · 诗
景疏楼上唤蛾眉,君到应先诵此诗。若见孟公投辖饮,莫忘冲雪送君时。
纳兰性德 · 清代 · 诗
见说斋坛閟,前朝太乙祠。莺边花树树,燕外柳丝丝。宫御人稀到,辞臣例许窥。
沈约 · 南北朝代 · 文
邓琬,字元琬,豫章南昌人也。高祖混,曾祖玄,并为晋尚书吏部郎。祖潜之,镇南长史。
王世贞 · 明代 · 诗
栖君思玄室,诵君思玄赋。此意无可言,莫为平子误。
朱祖谋 · 清代 · 词
龙象销沈几杵钟。诸天无路问青峰。庄严输与画图工。
郭之奇 · 明代 · 诗
人寿非金石,何以结天年。我身非珠玉,何以结世缘。优哉游哉,与我周旋。
汪东 · 清代 · 词
灵峰紫翠非斤
张弘范 · 元代 · 诗
霜满溪桥月满山,哦诗驴背怯清寒。那知年少青楼客,醉拥芙蓉梦未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