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到已忘言,兴剧复忘饭。
坐我此岩中,是谁凿混沌?
尼父欲无言,达者窥其本。
此道何古今,斯人去则远。
空岩不见人,真成面墙立。
岩深雨不到,云归花亦湿。
wàng yán yán cì qiān zhī yùn。
忘言岩次谦之韵。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yì dào yǐ wàng yán,
意到已忘言,
xìng jù fù wàng fàn。
兴剧复忘饭。
zuò wǒ cǐ yán zhōng,
坐我此岩中,
shì shuí záo hùn dùn ní fù yù wú yán,
是谁凿混沌? 尼父欲无言,
dá zhě kuī qí běn。
达者窥其本。
cǐ dào hé gǔ jīn,
此道何古今,
sī rén qù zé yuǎn。
斯人去则远。
kōng yán bú jiàn rén,
空岩不见人,
zhēn chéng miàn qiáng lì。
真成面墙立。
yán shēn yǔ bú dào,
岩深雨不到,
yún guī huā yì shī。
云归花亦湿。
以上为【忘言岩次谦之韵】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文
以方问“尊德性”一条。
先生曰:“‘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也。晦翁言子静以‘尊德性’诲人,某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处多了些子。
又曰:“诸君功夫,最不可‘助长’。上智绝少,学者无超入圣人之理。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
来书云:“佛氏于‘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于吾儒‘随物而格’之功不同。吾若于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矣。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惟有寐而方醒之时耳,斯正孟子‘夜气’之说。
来书云:“元神、元气、元精,必各有寄藏发生之处。又有真阴之精、真阳之气。”云云。
希渊问:“圣人可学而至,然伯夷、伊尹于孔子才力终不同,其同谓之圣者安在?”
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
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王守仁 · 明代 · 诗
楼船金鼓宿乌蛮,鱼丽群舟夜上滩。
月绕旌旗千嶂静,风传铃柝九溪寒。
荒夷未必先声服,神武由来不杀难。
杜牧 · 唐代 · 诗
小楼才受一床横,终日看山酒满倾。
可惜和风夜来雨,醉中虚度打窗声。
徐渭 · 明代 · 诗
倾盖语日斜,肉风吹两窍。
惜哉越鸡翰,遇鹄不能抱。
眷言激奖私,忽驾就远道。
王世贞 · 明代 · 诗
许由辞四岳,高蹈箕山侧。
饮水而弃瓢,谁能伺其迹。
千载一羊裘,吾恨堪物色。
红轩步挽碧油轮,白玉阶头不动尘。
阿监排当须次第,喜来俱作放班人。
杨巨源 · 唐代 · 诗
浩气抱天和,闲园载酒过。
步因秋景旷,心向晚云多。
翠玉思回凤,玄珠肯在鹅。
汪藻 · 宋代 · 诗
摩诘画中平远,庾郎句里清新。
有底江山面目,年来到处相亲。
王十朋 · 宋代 · 诗
于公治狱多阴德,温靖居朝止肉刑。鄱水同僚温靖后,于公堂记有芬馨。
凌云翰 · 元代 · 诗
川原澹微风,草色绿以齐。牛羊散平野,欲与苍烟迷。麾肱毕来升,鞭策何用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