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dá rén wèn liáng zhī èr shǒu。
答人问良知二首。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zhī dé liáng zhī què shì shuí,
知得良知却是谁,
zì jiā tòng yǎng zì jiā zhī。
自家痛痒自家知。
ruò jiāng tòng yǎng cóng rén wèn,
若将痛痒从人问,
tòng yǎng hé xū gèng wèn wèi。
痛痒何须更问为?。
以上为答人问良知二首的拼音版。
王守仁 · 明代 · 文
门人有言邵端峰论童子不能格物,只教以洒扫、应对之说。先生曰:“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
问:“孟子‘巧力、圣智’之说,朱子云:‘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何如?”先生曰:“三子固有力,亦有巧。巧、力实非两事,巧亦只在用力处,力而不巧,亦是徒力。
问:“‘生之谓性’,告子亦说得是,孟子如何非之?”先生曰:“固是性,但告子认得一边去了,不晓得头脑。若晓得头脑,如此说亦是。孟子亦曰:‘形色,天性也。
九川问:“此功夫却于心上体验明白,只解书不通。”先生曰:“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
庚辰往虔州再见先生,问:“近来功夫虽若稍知头脑,然难寻个稳当快乐处。”先生曰:“尔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此间有个诀窍。
问:“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尽,如何用得克己工夫?”先生曰:“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问立志。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
王守仁 · 明代 · 诗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白居易 · 唐代 · 诗
红笺白纸两三束,半是君诗半是书。经年不展缘身病,今日开看生蠹鱼。
陆游 · 宋代 · 诗
晨炊畬粟荐园蔬,默计生涯已有馀。举世方夸稽古力,满怀空贮活人书。闷呼赤脚行沽酒,出遣苍头旋僦驴。
王安石 · 宋代 · 诗
恸哭杨颙为一言,馀风今日更谁传。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黄庭坚 · 宋代 · 诗
卧云庄上残花笑,香似早梅开不迟。浅色春衫弄风日,遣来当为作新诗。
陈与义 · 宋代 · 诗
百年如寄亦何为,散发清狂未足非。南涧题诗风满面,东桥行药露沾衣。松花照夏山无暑,桂树留人吾岂归。
王夫之 · 明代 · 诗
痴蝇钻故纸,窗隙溷云容。天外劳一笑,书中谁万钟。童乌何足与,燕颔止为佣。
陈曾寿 · 清代 · 诗
忆昔居连日下坊,秋来佳色满书堂。看花倦眼非初日,采葛羁臣已十霜。不分恩光移上苑,却添诗事作重阳。
袁中道 · 明代 · 诗
昔时旧酒人,倾尊定酒帅。一吸百余盏,酒徒皆罗拜。是夜月如昼,大堤共于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