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zhòng yóu wú xiāng sì cì yùn sì shǒu。
重游无相寺次韵四首。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bào liú xuán jué bì,
瀑流悬绝壁,
fēng yuè shàng hán kōng。
峰月上寒空。
niǎo míng cāng jiàn dǐ,
鸟鸣苍涧底,
sēng zhù bái yún zhōng。
僧住白云中。
以上为重游无相寺次韵四首的拼音版。
王守仁 · 明代 · 文
以方问“尊德性”一条。先生曰:“‘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也。晦翁言子静以‘尊德性’诲人,某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处多了些子。
先生曰:“用功到精处,愈着不得言语,说理愈难。若着意在精微上,全体功夫反蔽泥了。
问:“圣人生知、安行,是自然的,如何有甚功夫?”先生曰:“知、行二字,即是功夫,但有浅深难易之殊耳。良知原是精精明明的,如欲孝亲,生知、安行的只是依此良知实落尽孝而已,学知、利行者只是时时省觉,务要依此良知尽孝而已;至于困知、勉行者,蔽锢已深,虽要依此良知去孝,又为私欲所阻,是以不能,必须加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之功,方能依此良知以尽其孝。圣人虽是生知、安行,然其心不敢自是,肯做困知、勉行的功夫。
先生曰:“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不循,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后世之学,其极至,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工夫。
王守仁 · 明代 · 诗
平生忠赤有天知,便欲欺人肯自欺?毛发暗从愁里改,世情明向笑中危。春风脉脉回枯草,残雪依依恋旧枝。谩对芳樽辞酩酊,机关识破已多时。
甲马驱驰已四年,秋风归路更茫然。惭无国手医民病,空有官衔縻俸钱。湖海风尘虽暂息,江湘水旱尚相沿。
尘途骏马劳千里,月树鹪鹩足一枝。身既了时心亦了,不须多羡碧霞池。
行台依独寺,僧屋自成邻。殿古凝残雪,墙低入早春。巷泥晴淖马,檐日暖堪人。
晏几道 · 宋代 · 词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巴菽、刚子、老阳子。气味辛、温、有毒。主治一切积滞。
仇远 · 元代 · 诗
难寻华表与丰碑,三尺坟台山四围。翁仲多年苍佩剥,子孙寒食纸钱稀。瘦藤拔地长蛇走,灌木维垣野鼠肥。
李频 · 唐代 · 诗
山中畿内邑,别觉大夫清。簿领分王事,官资寄野情。闲斋无狱讼,隐几向泉声。
陈献章 · 明代 · 诗
总角展书溪树根,风光不比洛阳园。碧桃尽属西王母,绿橘先分小弱孙。
洪咨夔 · 宋代 · 诗
墨云吹雨落霜空,满地珊瑚树树红。老磨踏烟霏淅蔌,钝铛奏火沸蒙茸。寒江浪起雪飞外,古嶂风鸣云搅中。
曹勋 · 宋代 · 诗
巫山埋空晓光没,寒入风声散萧瑟。滴沥深摧十二峰,峡江涨白洗青壁。群阴寂寂蔽阳乌,摇荡春愁满南国。
陆深 · 明代 · 诗
心同野鹤恣高飞,学得屠龙与愿违。魂梦九天双凤阙,江湖满地一渔矶。安身已办乌皮几,称体新裁白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