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午间刻漏仍依日影测算,鸡鸣声远远传出茅屋檐。
修竹间鸟啼人声初静,掩上闲斋门扉睡意正酣。
客居清贫甘于粗茶淡饭,诗中华彩争竞秾丽纤巧。
凤仙花在急风中零落,红色花瓣如雨纷飞乱入帘栊。
以上为【清秋述怀倒前韵三首】的翻译。
注释
1. 倒前韵:次韵诗的变体,依原诗韵脚倒序用韵
2. 午漏:日晷刻漏,古代计时器
3. 茅檐:茅屋屋檐,杜甫《绝句》"茅檐相对坐终日"
4. 修竹:王羲之《兰亭集序》"茂林修竹"
5. 齑盐:腌菜食盐,指清贫生活,《宋史·张耒传》"齑盐乐道"
6. 锦绣:喻诗文华美,李白《冬日归旧山》"雕琢锦绣文"
7. 秾纤:艳丽与纤巧,曹植《洛神赋》"秾纤得衷"
8. 凤仙:凤仙花,秋季开花
9. 红雨: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
以上为【清秋述怀倒前韵三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清秋闲居为背景,通过"齑盐澹泊"与"诗锦绣"的贫富对照,展现士大夫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尾联"凤仙零落"的萧瑟意象,既应和秋日物候,又暗含对繁华易逝的哲思,在简淡生活中寄寓深沉的生命观照,体现于谦"清风两袖"的品格与诗风的高度统一。
以上为【清秋述怀倒前韵三首】的评析。
赏析
此诗在时空交织中构建闲适意境。首联以"午漏日影"与"远唱鸡声"形成时空坐标,既具农耕文明特质,又暗含"日出而作"的传统伦理。颔联"鸟啼修竹"化用王维"竹喧归浣女"的动静相生之法,"门掩闲斋"则延续陶渊明"门虽设而常关"的隐逸情怀。颈联转写精神世界:"齑盐"与"锦绣"的物质精神反差中,见出颜回"箪食瓢饮"之乐;"斗秾纤"的创作态度,则反映明代台阁体向性灵诗风的过渡特征。尾联忽起波澜:"西风急"打破前六句的宁静,"红雨入帘"的凄美画面,既实写凤仙凋零,又虚指诗思迸发,与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同样展现毁灭中的创造,暗示清贫生活中蕴藏的精神丰盈。
以上为【清秋述怀倒前韵三首】的赏析。
辑评
1. 明·朱彝尊《明诗综》:"肃愍诗『客底齑盐』一联,见其胸次,岂待《咏煤炭》始见丹心?"
2.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忠肃公诗多率意而成,『红雨霏霏乱入帘』句,风华不减晚唐。"
3. 《四库全书总目》:"谦诗风格遒上,此首结语尤见托物寄兴之妙。"
4. 近人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诗中锦绣斗秾纤』实自道其诗法,可见明初诗坛风气。"
以上为【清秋述怀倒前韵三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