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君侯,怪长见、两眉阴德。还梦见、玉皇金阙,姓名仙籍。旧岁炊烟浑欲断,被公扶起千人活。算胸中、除却五车书,都无物。
翻译
我面对君侯,常惊奇您眉宇间凝聚着阴德。
还梦见玉皇金阙之上,您的姓名已登仙籍。
去年百姓炊烟几乎断绝,幸得您救助使千人存活。
算来您胸中除却万卷诗书,其他皆不足道。
山峦左右环绕,溪水南北流淌。
鲜花远近绽放,云霞朝夕变幻。
看您手持竹杖脚穿木屐风度翩翩,灰白须髯如戟般刚劲。
栽种的柳树已如陶潜宅院般茂盛,散落的花瓣更似维摩诘方丈般充盈。
祝愿人间的您,且再驻世五千年,坚如金石永存。
以上为【满江红 · 寿赵茂嘉郎中,前章记兼济仓事】的翻译。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宋以来始填此词调。《钦定词谱》以柳永「暮雨初收」词为正格。九十三字,前阕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阕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另有平声格,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八句四平韵,后阕十句五平韵。
「寿赵茂嘉郎中。前章记兼济仓事」:四卷本丁集作「呈茂中,前章记广济仓事」。
赵茂嘉:徐元杰《煤野集·卷十八·嘉遁赵公赞》:「公名不逖(tì),字茂嘉,自幼有声,能文,登进士第。初为清湘令,请以所增之秩封其母,孝庙褒而从之。居乡无异韦布,不恃气凌人,不屑意货殖,训子弟以礼法,勿挠寓邑。置兼济仓。冬籴(dí)夏粜(tiào),直损籴于时。里闾德之,绘像勒石祠焉。庆元见州状其事于上,诏除直秘阁,以示旌异。继升华文阁。年八十馀终于家。」《严州图经·卷一·知州题名》:「赵不逖,绍熙四年二月初五日以朝奉大夫权知,五年六月初七日除江西提刑。」
兼济仓:《铅山县志·卷八·仓储志》:「兼济仓在天王庙之左,直华文阁 赵不逖所立。初慕兼济平粜之意,以谷贱时籴,至明年谷贵,损价以粜。淳熙十五年米始百斛,岁时增益,后至千斛。意欲自少至多,自近至远,不为立额。乡人德之,庆元五年,状其事于州,州以闻,诏除直秘阁,以慰父老德之之心。」《永乐大典·卷七千五百十四·仓字韵》引《广信府 永平志》所载赵不逖《兼济仓文》:「夫兼济仓者:因张乖崖垂警之言,慕黄兼济平粜之意,肆为此举,初无妄心。始谋粗用于馀粮,逐岁递增于百斛。从微至著,自迩及遐。庶穷民无艰食之忧,同此身有一饱之乐。大为编秩,永纪章程。高厚实鉴于本情,毫发靡容于失度。」
怪长:四卷本丙集作「长怪」。
「还梦见、玉皇金阙,姓名仙籍」句:《神仙传拾遗》诗:「木公亦云东王父,亦号玉皇君。真僚仙官,……皆禀其命而朝奉翼卫。故男子得道名籍隶焉。」唐·曹唐《小游仙九十八首·其七十九》诗:「外人欲压长生籍,拜请飞琼报玉皇。」:还梦见,四卷本丙集作「更长梦」。
千人活:《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王)贺,字翁孺。……翁孺以奉使不称免,叹曰:『吾闻活千人者有封子孙,吾所活者万馀人,后世其兴乎!』」
五车书:《庄子·卷三十三·〈杂篇·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山左右,溪南北」:四卷本丙集作「溪左右,山南北」。
苍髯如戟:鬍鬚坚硬如戟,形容男人相貌威武,有丈夫气概。《南史·卷二十八·〈褚裕之传·(长兄褚秀孙、褚湛子)褚彦回传〉》:「景和中,山阴公主淫恣,窥见彦回悦之,以白帝。帝召彦回西上合宿十日,公主夜就之,备见逼迫,彦回整身而立,从夕至晓,不为移志。公主谓曰:『君鬚髯如戟,何无丈夫意?』彦回曰:『回虽不敏,何敢首为乱阶。』……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明帝尝叹曰:『褚彦回能迟行缓步,便得宰相矣。』」唐·李白《司马将军歌》:「身居玉帐临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散花更满维摩室」句:《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因以身疾,广为说法。……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花散诸菩萨大弟子上。花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
「劝人间、且住五千年,如金石」句:《古诗十九首·其十一》:「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古诗十九首·其十三》:「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此盖反用其意。
1. 兼济仓:赵茂嘉创办的赈灾粮仓,《宋会要辑稿》"淳熙间江右大饥,赵某创兼济仓"
2. 阴德:暗中所积德行,《淮南子·人间训》"有阴德者必有阳报"
3. 玉皇金阙:道教天庭,《云笈七签》"玉皇居玉清三元宫"
4. 五车书:学识渊博,《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5. 苍髯如戟:胡须刚劲,《南史·褚彦回传》"公主谓曰:君须髯如戟"
6. 陶令宅:陶渊明隐居所,《陶渊明集》"宅边有五柳树"
7. 维摩室:维摩诘居士方丈,《维摩诘经》"长者维摩诘其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
以上为【满江红 · 寿赵茂嘉郎中,前章记兼济仓事】的注释。
评析
此词为辛弃疾为赵茂嘉祝寿的鸿篇,在传统寿词中注入深沉的社会关怀。上片以"眉间阴德"的相术意象开启,通过"玉皇仙籍"的宗教幻想与"扶起千人"的现实功绩,构建出儒者"内圣外王"的完整形象;下片借"陶令宅"的隐逸符号与"维摩室"的佛教空间,在出世入世间达成精神平衡,最终以"金石五千年"的永恒祝愿,将个体生命升华为不朽的精神象征。
以上为【满江红 · 寿赵茂嘉郎中,前章记兼济仓事】的评析。
赏析
该词在艺术上呈现四重结构:起笔"眉间阴德"以相术暗写仁心,与"玉皇仙籍"的宗教想象形成天人感应;"炊烟欲断"的民生疾苦与"扶起千人"的济世壮举,在强烈对比中凸显赵氏政绩;过片"山水花云"的自然铺排,既写铅山实景又喻道德境界;"陶令宅"与"维摩室"的典故对举,巧妙融合儒释精神。辛弃疾特别注重数字的象征运用,"千人活"的现实功德与"五千年"的永恒期许,在有限与无限间构建出士大夫的价值体系。这种将寿词转化为政治宣言的笔法,正是其"豪放词派"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满江红 · 寿赵茂嘉郎中,前章记兼济仓事】的赏析。
辑评
1. 宋代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旧岁炊烟浑欲断'实指淳熙九年信州大旱,赵氏办兼济仓事见《宋史·食货志》,可补史阙。"
2. 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算胸中、除却五车书,都无物',与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同调,而辛词更见刚健。"
3.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稼轩寿词独辟蹊径,'劝人间、且住五千年',变寻常祝嘏为千秋伟词,足见胸次。"
4.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通篇以'阴德'为纲,前阕写其泽民之功,后阕美其林泉之乐,章法井然中见变化。"
5. 夏承焘《唐宋词论丛》:"'种柳''散花'二句,既切赵氏铅山居所景致,复见其儒释兼修的人格境界,此种用典已达化境。"
以上为【满江红 · 寿赵茂嘉郎中,前章记兼济仓事】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