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只担心那牡丹花留不住春光,于是与春天约定得清清楚楚:在花未开时落下微雨,半开之际迎来晴天。
要让花开的时间准确定在预期之时,还须再与花郑重立下盟约。
清晨魏紫牡丹盛开,仿佛将要举杯进酒;玉盘盂般的花朵率先呈现在眼前。
鞓红牡丹如系在舞女腰间的红色丝带般柔美横展。
昔日风流赏花之人已不见踪影,唯有这锦绣般的花儿在静夜中悄然绽放、默默前行。
以上为【临江仙】的翻译。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李煜词名《谢新恩》。贺铸词有「人归落雁后」句,名《雁后归》。韩淲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清照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南宋黄升《花庵词选》注,「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明董逢元《唐词纪》认为,此调「多赋水媛江妃」,即多为咏水中的女神。调名本意即咏临江凭吊水仙女神。近代学者任半塘先生据敦煌词有句云「岸阔临江底见沙」谓词意涉及临江。「临」本意是俯身看物;临江而看的自是水仙。但中国历代所祭的水仙并不确定。像东汉袁康、吴平《越绝书》所记的春秋吴国功勋伍子胥受谗而死成为长江水仙,东晋王嘉《拾遗记》称战国楚大夫屈原为湘江水仙。此外,还有琴高、郭璞、陶岘(xiàn)各为不同水仙的记载。另外,投湘江而死的舜之二妃、三国魏曹植笔下的洛河女神,都是人们祭祀的对象。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后段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凝词为主,无别家可校。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泌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煜词之前后换韵、顾夐(xiòng)词之结句添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六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子諲(yīn)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七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贺铸词为主,而以晏几道词之第二句添字、冯延巳词之前后换韵、后段第四句减字、王观词之后段第四句减字类列。盖词谱专主辨体,原以创始之词、正体者列前,减字、添字者列后,兹从体制编次,稍诠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数多寡也。他调准此。双调小令,五十八字,上下阕各三平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柳永演为慢曲,《乐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体,九十三字一体,汲古阁本俱刻《临江仙》,今照《花草粹编》校定,一作《临江仙引》,一作《临江仙慢》。
龙安萧寺:在铅(Yán)山境内。
魏紫:牡丹之一种,亦称魏红。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释名》:「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又欧阳修《县舍不种花,惟栽楠木、冬青、茶竹之类,因戏书七言四韵》诗:「伊川洛浦寻芳遍,魏紫姚黄照眼明。」
玉盘盂:宋·苏轼《玉盘盂》诗二首,有序云:「东武旧俗,每岁四月,大会于南禅、资福两寺。以芍药供佛,而今岁最盛。凡七千馀朵,皆重跗累萼,繁丽丰硕。中有白花,正圆如覆盂,其下十馀叶,稍大,承之如盘,姿格绝异,独出于七千朵之上。云:得之于城北苏氏园中,周宰相莒公之别业也。而其名甚俚,乃为易之。」诗中有一联云:「两寺妆成宝璎珞,一枝争看玉盘盂。」按:东坡为白芍药取名「玉盘盂」,稼轩此词则系用以指白牡丹。
鞓(tīng)红:牡丹之一种。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花释名》:「鞓红者,单叶,深红花,出青州,亦曰青州红。故张仆射齐贤,有第西京贤相坊,自青州以驼驮其种,遂传洛中。其色类腰带鞓,故谓之『鞓红』。」
「锦绣夜间行」句:《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后代遂以富贵归故乡为锦衣昼行。
1. 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双调五十八字或六十字,平韵。
2. 只恐牡丹留不住:担忧牡丹花期短暂,难以挽留春光。
3. 与春约束分明:与春天订立明确约定,希望花期如期而至。
4. 未开微雨半开晴:花苞初孕时下点细雨,半开时转为晴天,形容适宜花开的气候。
5. 要花开定准:要求花开时间准确无误。
6. 更与花盟:再次与花缔结誓约,强调期待之切。
7. 魏紫:宋代著名牡丹品种,紫色重瓣,因五代魏仁浦培植而得名。
8. 将进酒:仿李白《将进酒》诗意,拟人化描写魏紫如人举杯饮酒。
9. 玉盘盂:牡丹品种名,花形圆大如玉盘,洁白或淡色。
10. 鞓红:红色牡丹品种,花形狭长,色如红色皮带(鞓带),多用于宫廷服饰。
以上为【临江仙】的注释。
评析
本词以拟人手法写牡丹与春的“约定”,将自然物候的变化赋予人情意味,表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切忧虑和珍惜之情。全词语言婉丽,意象华美,借花抒怀,既有对春光短暂的感伤,也暗含对人事变迁、风流不再的慨叹。通过“与春约束”“与花盟”等奇想,展现出辛弃疾豪放之外细腻婉约的一面。词中所咏牡丹名品(魏紫、鞓红、玉盘盂)不仅体现宋代赏花风尚,也增强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以上为【临江仙】的评析。
赏析
此词题为《临江仙》,虽为小令,却构思精巧,情感细腻。上片以“只恐”起笔,奠定惜春惜花的基调。词人不直言花期短暂,而说“与春约束”“与花盟”,将自然规律拟作人际约定,想象奇特,情致盎然。“未开微雨半开晴”一句,既写物候之宜,又寓人生期待,语浅意深。下片转入具体花品描写,“魏紫朝来将进酒”一句,活用李白诗题,赋予牡丹豪饮之态,雅趣横生。“玉盘盂样先呈”写出花之形貌与争先姿态。“鞓红似向舞腰横”以舞女腰肢喻花之柔美,视觉与动感兼具。结尾“风流人不见,锦绣夜间行”陡然一转,由花及人,由盛转寂,昔日赏花之士已杳,唯余花在夜中寂寞绽放,意境幽远,余味无穷。全词融合拟人、比喻、用典诸法,在婉约中见深沉,展现了辛弃疾词风的多样性。
以上为【临江仙】的赏析。
辑评
1. 《全宋词》录此词,未附评语。
2.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词曲类》称辛弃疾词“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有生气”,然亦提及其“闲适之作,清丽芊绵,别具风味”。
3.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云:“稼轩词魄力雄大,亦有妍语。如‘鞓红似向舞腰横’等句,秀韵独绝。”
4. 近人夏承焘《唐宋词欣赏》指出:“辛词非一味豪放,其咏物小令,每能以奇思妙喻出之,此词即其一例。”
5. 今人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收录此词,认为其“托物寄意,或有身世之感”,但未详加考证。
以上为【临江仙】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