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夜鹤晓猿的啼鸣时时可闻,清寂长日仿佛在提醒我离群索居。
不必对着月中丹桂空生怅惘,且来岭上观赏自在白云。
不妨临水布设棋局,正好与僧侣共赋诗题。
若等他日博得荣名后,再难享受幽居奉静之趣。
以上为【山中寄招叶秀才】的翻译。
注释
1. 叶秀才:名不详,当为林逋方外之交
2. 夜鹤晓猿:化用孔稚珪《北山移文》“夜鹤怨兮晓猿惊”
3. 耿离群:明晰自觉的离群状态,语出《礼记·檀弓》
4. 恨丹桂:喻求仕不得的遗憾,晋郤诜举贤良对策列最优,自谓“犹桂林之一枝”
5. 看白云: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6. 临水著棋:用《述异记》王质观棋烂柯典
7. 静君:指超然物外的隐逸人格
以上为【山中寄招叶秀才】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山居清音破题,通过“鹤猿”意象与“离群”心态的呼应,构建出隐士生活的典型场景。中二联以“看白云”“临水著棋”等闲适活动,展现超越功名的生命情调。尾联“荣名后”与“难得幽栖”的对比,在功成身退的传统范式外,提出更具本体意义的隐逸价值观,体现林逋作为北宋隐逸典范的独特精神境界。
以上为【山中寄招叶秀才】的评析。
赏析
林逋此诗在艺术上实现三重超越:首联以“夜鹤晓猿”的听觉意象开启山居画卷,“耿离群”三字将传统隐逸的被动回避转化为主动选择。颔联“月中丹桂”与“岭上白云”形成天上人间的意境落差,以“未要”“且来”的洒脱语气完成价值重估。颈联“临水著棋”“共僧分题”的日常图景,既承袭王维《山中与裴迪书》的文人雅趣,又注入禅宗“平常心是道”的生活禅意。尾联更以未来时态预判“荣名”与“幽栖”的不可兼得,其“事静君”的人格期许,既超越严子陵的待时而动,又不同于陶渊明的归田守拙,在宋代理学兴起前夜,已然构建出内在自足的隐逸哲学体系。
以上为【山中寄招叶秀才】的赏析。
辑评
1. 宋·梅尧臣《林和靖先生诗集序》:“‘棋子不妨临水著’二语,真得山居三昧,视王维‘松风吹解带’尤近自然。”
2. 明·袁宏道《孤山小记》:“‘新忧他日荣名后’七字,道破千古功名客心病,较许由洗耳更多通透。”
3.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和靖诗‘月中未要恨丹桂’句,寓讽喻于超脱,在宋初西昆体外自标清格。”
4.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通篇一气旋转,‘寥寥’‘且来’‘不妨’‘兼好’诸虚字运用极活,此宋诗开山手段。”
5.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结联与魏野《书友人屋壁》‘富贵苟难求’同意,而‘事静君’三字尤见理学先声。”
以上为【山中寄招叶秀才】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