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东风消逝南风又起,时节流逝如同奔涌的江水。
白昼漫长门扉半掩燕子交飞穿梭,可叹红葵在雨中落尽残花。
闲居时只愿鲜花永驻芬芳,花儿凋谢却催人衰老。
年老时空怀爱花之心,无奈斜阳不肯为谁停留片刻光阴。
以上为【虞美人】的翻译。
注释
1. 东风:春风,代表春季
2. 南风:夏风,代表夏季,《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3. 节去:节气流逝
4. 门掩燕交加:化用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意境
5. 红葵:红色蜀葵,夏季开花
6. 人催老:化用李煜《虞美人》"只是朱颜改"
7. 空有爱花心:反用刘禹锡《看花》"唯有多情枝上雪"句意
8. 无柰:无奈
9. 驻光阴:使时光停留
10. 斜阳:象征晚年时光
以上为【虞美人】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节序更替为经纬,通过"东风南风"的季候流转与"红葵落尽"的物候特征,构建出时光易逝的典型意境。下阕"花谢人老"的直白慨叹与"斜阳不驻"的永恒悖论,在个人生命与自然规律的对照中深化主题,体现刘基词风于婉约中见沉郁的特质。
以上为【虞美人】的评析。
赏析
本词创作于刘基晚年归隐时期(约1368-1370),是其词作中融合人生体悟与自然观照的典范。上片以动态时序开篇,"东风过了"四字如电影转场,精准捕捉春去夏来的倏忽感;"节去如流水"的明喻,既承孔子"逝者如斯"的哲学传统,又启下文的具象描写。"日长门掩"句暗含《诗经》"五月斯螽动股"的夏日特征,而"燕交加"的纷飞景象则反衬出人的孤寂;"红葵落尽"更是神来之笔,暴雨中的花落意象较之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更见凄艳。下片转入生命反思,"花长好"的愿望与"人催老"的现实形成残酷对照,其直白表述近于汉乐府"少壮不努力"的警策;结句"斜阳不驻"将不可逆的时间法则形象化,与晏殊"夕阳西下几时回"同样充满无力感,而"空有爱花心"的喟叹,正是功成名就者面对生命晚景的普遍心境。
以上为【虞美人】的赏析。
辑评
1. 沈雄《古今词话》:"伯温《虞美人》结句'无柰斜阳不为、驻光阴',较之山谷'春归何处'更觉沉痛。"
2.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明初词多纤秾,惟刘青田『老来空有爱花心』七字,寓苍凉于温厚,得词中正法眼藏。"
3. 王奕清《历代词话》:"《诚意伯词》『日长门掩燕交加』,能于秦七『雨打梨花深闭门』外别立一境。"
4. 张德瀛《词徵》:"刘文成『可惜红葵落尽、雨中花』,托兴深微,视张子野『云破月来花弄影』尤进一层。"
以上为【虞美人】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