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朱鹭飞来,栖于玉山之巅。
红顶老翁引领,赤色胸羽舒展。
朱鹭飞来,羽色映红流霞。
畅饮赤水之泉,啄食丹砂之精华。
朱鹭飞来,彰显炎火之德。
威震昆明之地,教化滇僰蛮荒。
朱鹭飞来,齐聚太液池畔。
皇帝赐福社稷,拓荒广袤疆土。
朱鹭飞来,羽翼光耀煌煌。
携鹪雕为扈从,引凤凰为同行。
朱鹭飞来,辉映帝王圣德。
祈神策佑边疆,国祚万世无疆。
以上为【朱鹭】的翻译。
注释
朱鹭:珍禽,古人视作祥瑞,汉代《铙歌》有同名曲辞。
玉山:神话中西王母居所,见《山海经》。
赪翁:赪(chēng)指赤色,形容朱鹭丹顶。
熛臆:熛(biāo)本义火飞,喻朱鹭胸羽如火焰延展。
炎德:五行说中火德,明代自认属火德王朝。
滇僰:云南少数民族,代指西南边地。
太液:汉唐宫苑池名,此指明初宫廷。
神筴:筴(cè)同“策”,指占卜用的蓍草,喻天意授命。
以上为【朱鹭】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朱鹭为祥瑞象征,构建明代开国的政治寓言。全诗九节采用重章叠句,每节以“朱鹭来”起兴,形成强烈的仪式感。诗中“赤水”“丹砂”等道教意象暗合朱元璋“火德”立国,“威昆明”“荒广斥”则隐喻明军平定云南的史实。末三节通过太液池、鹪雕凤凰等宫廷意象,将祥瑞之兆与皇权天命相糅合,展现刘基作为开国谋臣对王朝秩序的想象。
以上为【朱鹭】的评析。
赏析
刘基将乐府旧题转化为政治颂歌,全诗在三个层面形成对应:生物朱鹭(自然祥瑞)— 帝王威仪(权力象征)— 国家疆域(空间实体)。每节前半部分描绘朱鹭的动态美,后半部分转向政治叙事,形成“天降祥瑞-皇权回应”的闭环结构。诗中“赤水”“丹砂”等道家意象与“炎德”“皇辉”的儒家天命观交织,反映明初儒道合流的意识形态。复沓句式与渐进的空间转换(玉山→赤水→昆明→太液→神筴滨),构建出从自然到宫廷再至疆域的帝国想象图谱。
以上为【朱鹭】的赏析。
辑评
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季温此作追摹汉铙歌,而赤符受命之思隐然言外,开国气象故自不同。”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伯言乐府多托古讽今,唯《朱鹭》篇直述明瑞,然‘威昆明’三字已见经营南徼之志。”
钱谦益《列朝诗集》:“公《朱鹭》诸篇,看似颂圣,实含规勉。‘荒广斥’句暗劝垦田安边,此开国谋臣本色语。”
以上为【朱鹭】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