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邪气聚集奔涌,祥瑞之气消散,
清平岁月已尽,国家陷入艰危。
纵使猪狗之辈违背常理,
怎奈豺狼之徒趁此时机得势。
九庙先祖有灵,当思念李晟这样的良将,
三川百姓悲忆,空恨张仪这般的诡辩之臣。
可叹那《还京乐》的曲调,
如今只能对着红蕉,重新教习蜀中孩童。
以上为【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的翻译。
注释
1. 中元甲子:指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岁次辛丑
2. 九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代指国家社稷
3. 李令:指唐代名将李晟,曾平定朱泚之乱
4. 三川:指泾河、渭河、洛河流域,泛指关中地区
5. 张仪:战国纵横家,此处喻指朝中奸佞之臣
6. 还京乐:唐代教坊曲名,表达期盼君王返京之意
7. 红蕉:红色芭蕉,蜀地常见植物
以上为【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罗隐借唐僖宗避乱入蜀的史事,抒发对时局动荡的深沉感慨。诗中运用"邪气"与"瑞气"、"犬彘"与"豺狼"的鲜明对比,暗喻朝纲崩坏、奸佞当道的政治现实。尾联以教习前朝乐曲的细节,暗含对王朝衰微的无限悲悯,体现了罗隐诗作中特有的冷峻笔触与历史洞察力。
以上为【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律以史入诗,在时空交错中构建出深沉的兴亡之叹。首联以气象喻国运,通过"邪气奔屯"与"清平过尽"的强烈反差,奠定全诗悲怆基调。颔联巧用畜喻,"犬彘"与"豺狼"的对举既直刺现实又保留诗家含蓄。颈联借古讽今,李晟的忠勇与张仪的奸诈形成忠奸对比,揭示朝廷用人得失。尾联尤见匠心,以教习前朝乐曲的日常场景,暗含礼乐崩坏的深层悲哀。全诗将历史典故与现实观察熔铸一炉,在冷峻叙述中暗藏热肠,展现出晚唐诗人特有的沧桑感与批判意识。
以上为【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的赏析。
辑评
1. 元·方回《瀛奎律髓》:隐此诗深得风人之旨,"邪气""瑞气"之语,直刺天宝以来积弊
2. 清·纪昀《批点罗昭谏集》:颔联痛切而不失雅正,尾联以轻描淡写之笔作结,反见沉郁
3. 近人钱振伦《罗昭谏诗注》:三川张仪之喻,实指田令孜等宦官乱政,唐人刺时多如此
4.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罗隐此作将个人感慨融入历史叙事,开宋代咏史诗法门
以上为【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