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春夜的庭院中,月儿正在当空。银光在摇荡的美酒上闪烁不定,好似优美的舞步。走过回廊,已经半落的梅花发出阵阵幽香。
那轻风吹拂薄雾笼罩的春月,总是照着少年行乐的地方。不像秋天的月光照着孤独的远行人,更备感凄凉。
版本二:
春夜庭院中,明月高悬于午夜天际,美酒在杯中荡漾,月光映照下仿佛香气也在舞动。漫步转过回廊,梅花半落,飘散出柔美婉约的芬芳。轻风薄雾缭绕,正是少年游乐的好去处。这春夜之景全然不似秋天的月光,那秋光只肯为离别之人照亮断肠的思念。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的翻译。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鐘商调」。《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端己《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词为准。五十五字,前後阕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尊前集》所录皆五十六字体,北宋以後多遵用之。《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林鐘商」。其名《木兰花令》者,《乐章集》入「仙吕调」,前後阕各三仄韵(平仄句式与《玉楼春》全同,但《乐章集》以《玉楼春》入「大石调」,似又有区别)。别有《减字木兰花》,《张子野词》入「林鐘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四十四字,前後阕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阕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五十字,前後阕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乐章集》入「南吕调」,百一字,前阕五平韵,後阕七平韵。兹陈五格,以见一曲演化之由,他可类推。《减字木兰花》四字句与七字句相间,句句用韵,仄韵与平韵交互,每两句为一意群,词意转折,适于各种题材,故宋人用此调者极多。《梅苑》李子正词名《减兰》。徐介轩词名《木兰香》。《高丽史·乐志》名《天下乐令》。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傅注本无题。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作「春月」。兹从元延祐本、龙本。傅注本题注:「案赵德麟《侯鲭录》云:『元祐七年正月,东坡在汝阴州,堂前梅花大开,月色鲜霁。王夫人曰:「春月色胜如秋月色,秋月色令人凄惨,春月色令人和悦,何如召赵德麟辈来饮此花下?」先生大喜,曰:「吾不知子能诗耶?此真诗家语耳。」遂召德麟饮,因作此词。』」
聚星堂:龙榆生笺引《名胜志》:「欧阳文忠公守颍时,于州治起聚星堂,与侯官王回深父、临江刘攽贡父、州人常秩夷甫、六安焦千之伯强,为日夕燕游之所。」
婉娩:柔顺貌。龙榆生笺:「《礼记·内则》:『姆教婉娩听从。』《正义》:『按「九嫔」注云:妇德贞顺,妇言辞令,妇容婉娩,妇功丝枲。』郑康成注:『婉谓言语也,娩之言媚也,媚谓容貌也。』」
轻风:元延祐本作「轻烟」,明吴讷钞本作「轻雲」。
1.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木兰花减字》《天下乐令》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2. 二月十五夜: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后的第二天夜晚,古人亦有赏月习俗。
3. 赵德麟:即赵令畤(1051—1134),字德麟,宋太祖次子燕王赵德昭玄孙,著名词人,与苏轼交好。
4. 聚星堂:苏轼在颍州任知州时所建厅堂,曾在此宴客赋诗。
5. 春庭月午:春天庭院中,月亮升至中天,即午夜时分。
6. 香醪(láo):美酒。醪,浊酒,此处泛指醇香之酒。
7. 光欲舞:月光映照酒面,波光荡漾,仿佛光影起舞。
8. 步转回廊:缓步行走,转过曲折的回廊。
9. 半落梅花婉娩香:梅花凋谢过半,仍散发柔美悠长的香气。婉娩,同“婉娈”,形容柔美。
10.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秋月常被用来寄托离愁,如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此处反言春月不同,不增离恨,反助欢情。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的注释。
评析
《减字木兰花·春月》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词作。东坡以王夫人的话为依据,写下这首词篇。上片是写春天的月色令人和悦,杯光花影,梅花幽香扑面而来。下片着重写离人的哀伤。东坡把王夫人的话带进词句,记下了这一生活断片作为纪念。全词着重写春夜月色的优美动人,语言轻倩,意境幽渺,可说是一首沁人心脾的小夜曲。
这首《减字木兰花》是苏轼在元祐七年(1092年)任颍州知州时所作,记述了与友人赵德麟(赵令畤)在聚星堂共度元宵后夜的小酌情景。词作以清丽婉转的笔调描绘春夜美景,借景抒情,表达对当下欢聚时光的珍惜,同时暗含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上片写景,动静结合,香醪、月光、梅花交织成一幅幽美画面;下片转入抒情,以“轻风薄雾”喻青春行乐,又以“不似秋光”作比,反衬春夜之温馨可贵。全词语言凝练,意境空灵,情感细腻,在对比中凸显深情,是苏轼婉约词风中的佳作。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的评析。
赏析
此词结构精巧,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层次分明。开篇“春庭月午”点明时间与环境,营造静谧优美的氛围。“摇荡香醪光欲舞”一句极富想象力,将视觉(月光)、触觉(酒波)、嗅觉(香气)融为一体,赋予静态场景以动态美感。接着“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进一步以行踪带出景致,梅花虽半落,余香犹存,既写出春意渐深,又暗含美好易逝之感。下片“轻风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转入主观感受,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情怀结合,表达对青春欢聚的珍视。结尾两句以对比手法收束:“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巧妙翻用传统意象——秋月多写离愁,而此春月却专为良宵助兴,反衬出此刻相聚之可贵。全词语言清新,意境空灵,虽短小却意蕴丰富,展现了苏轼在豪放之外细腻婉约的一面。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的赏析。
辑评
1. 《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评:“此词写春夜小酌之乐,情景交融,风格清丽。‘摇荡香醪光欲舞’想象奇绝,化静为动,极具艺术感染力。”
2.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引清人朱孝臧按语:“公在颍州,与赵德麟游,多唱和之作。此词清婉有致,非徒以气胜者。”
3. 《宋词三百首全解》评:“上片绘景如画,下片抒情入理。结句以秋光反衬,突显春夜之温馨,构思巧妙。”
4. 王水照《苏轼选集》指出:“此词作于晚年,然无衰飒之气,反见闲适自得之情,可见其襟怀旷达。”
5. 《汉语大词典·文学卷》评:“‘半落梅花婉娩香’一句,状物细腻,‘婉娩’二字尤见炼字之功,传神写照。”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