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大禹神庙矗立空寂山间,秋风萧瑟夕阳西斜。
荒芜庭院橘柚低垂,古老殿宇壁画龙蛇。
云气从斑驳墙壁生发,江涛声卷着白沙奔涌。
早知大禹当年乘四载奔波,开凿水道掌控三巴地脉。
以上为【禹庙】的翻译。
注释
1. 禹庙:位于忠州(今重庆忠县)临江的山崖上
2. 橘柚:《尚书·禹贡》载“厥包橘柚”,传说大禹治水后百姓进献
3. 龙蛇:《孟子·滕文公》载“禹驱龙蛇”,庙壁多绘其形象
4. 虚壁:斑驳剥落的墙壁
5. 江声走白沙:长江流水冲刷白沙的声响
6. 四载:《尚书·益稷》载禹治水“予乘四载”,指舟、车、橇、檋四种交通工具
7. 三巴:东汉末益州牧刘璋分巴郡为巴、巴东、巴西三郡
以上为【禹庙】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空山古庙为时空框架,通过“橘柚”“龙蛇”的《禹贡》意象与“云气”“江声”的动态描写,在肃穆怀古中注入雄浑生机。尾联“疏凿控三巴”的治水功业追述,既呼应首联“空山”的现实荒寂,更展现杜甫“窃比稷契”的政治理想,在盛唐气象渐褪的背景下尤显沉郁顿挫之美。
以上为【禹庙】的评析。
赏析
此诗采用逆挽结构经营意境。前两联以衰颓现状起笔:“空山”“秋风”营造荒寂氛围,“荒庭”“古屋”点出岁月沧桑,但“垂橘柚”暗藏《禹贡》典故意象,“画龙蛇”呼应驱怪传说,在破败中埋藏历史功绩的印记。后两联陡然振起:“云气生虚壁”化静为动,赋予古庙以呼吸;“江声走白沙”以声衬静,在永恒江流中见证禹功。尾联追述“乘四载”的艰辛与“控三巴”的伟绩,将前六句的景物全部收束为治水功业的注脚。这种由近及远、由实入虚的笔法,与李白《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的今昔对比异曲同工,但更注重历史精神的延续性,在宝应元年(762)秋的特定时空里,寄托着对重整山河的深切期盼。
以上为【禹庙】的赏析。
辑评
1. 宋·刘辰翁《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荒庭垂橘柚’古意沉郁,若不经意,而气象已吞余子。”
2. 明·王嗣奭《杜臆》:“结语‘疏凿控三巴’忽寓时事,见蜀中形胜原自禹功,今岂可失?”
3.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云气’‘江声’一联,是庙前景象,写得神灵飒然,未因禹功而遥想之。”
4.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后四趋响结实,妙在‘早知’二字架起,将无作有,伸缩自如。”
以上为【禹庙】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