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
及其后,诈谋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
其说既美矣。
率〈鲍本“率”作“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其旧俗已熄久矣。
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为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
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也。
〈鲍本无“也”字〉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
二子之道,如是而已。
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
此理之不易者也。
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
能勿苟而已矣。
可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
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亦灭其国。
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悟也。
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法〈鲍本“法”上有“为”字〉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敝,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
则此书之不泯,不泯其可乎?
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
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
岂必灭其籍哉?
放而绝之,莫善于是。
故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
至于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秦、汉之起,二百四五十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
《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
编校史馆书籍臣曾巩序。
翻译
以上为战国策目录序的翻译。
拼音版
zhàn guó cè mù lù xù。
战国策目录序。
zēng gǒng。
曾巩。
liú xiàng suǒ dìng zhe zhàn guó cè sān shí sān piān,
刘向所定着《战国策》三十三篇,
chóng wén zǒng mù chēng shí yī piān zhě quē。
《崇文总目》称十一篇者阙。
chén fǎng zhī shì dài fū jiā,
臣访之士大夫家,
shǐ jǐn dé qí shū,
始尽得其书,
zhèng qí wù miù,
正其误谬,
ér yí qí bù kě kǎo zhě,
而疑其不可考者,
rán hòu zhàn guó cè sān shí sān piān fù wán。
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xù yuē xiàng xù cǐ shū,
叙曰:向叙此书,
yán zhōu zhī xiān,
言周之先,
míng jiào huà,
明教化,
xiū fǎ dù,
修法度,
suǒ yǐ dà zhì。
所以大治。
jí qí hòu,
及其后,
zhà móu yòng ér rén yì zhī lù sāi,
诈谋用而仁义之路塞,
suǒ yǐ dà luàn。
所以大乱。
qí shuō jì měi yǐ。
其说既美矣。
lǜ bào běn lǜ zuò zú yǐ wèi cǐ shū,
率〈鲍本“率”作“卒”〉以谓此书,
zhàn guó zhī móu shì,
战国之谋士,
dù shí jūn zhī suǒ néng xíng,
度时君之所能行,
bù dé bù rán,
不得不然,
zé kě wèi huò yú liú sú ér bù dǔ yú zì xìn zhě yě。
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fū kǒng mèng zhī shí,
夫孔、孟之时,
qù zhōu zhī chū,
去周之初,
yǐ shù bǎi suì,
已数百岁,
qí jiù fǎ yǐ wáng,
其旧法已亡,
qí jiù sú yǐ xī jiǔ yǐ。
其旧俗已熄久矣。
èr zi nǎi dú míng xiān wáng zhī dào,
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
yǐ wéi bù kě gǎi zhě,
以为不可改者,
qǐ jiāng qiáng tiān xià zhī zhǔ yǐ hòu shì zhī suǒ bù kě wèi zāi yì jiāng yīn qí suǒ yù zhī shí,
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
suǒ zāo zhī biàn,
所遭之变,
ér wèi dāng shì zhī fǎ,
而为当世之法,
shǐ bù shī hū xiān wáng zhī yì ér yǐ yě。
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也。
bào běn wú yě zì èr dì sān wáng zhī zhì,
〈鲍本无“也”字〉二帝三王之治,
qí biàn gù shū,
其变固殊,
qí fǎ gù yì,
其法固异,
ér qí wèi guó jiā tiān xià zhī yì,
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
běn mò xiān hòu wèi cháng bù tóng yě。
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
èr zi zhī dào,
二子之道,
rú shì ér yǐ。
如是而已。
gài fǎ zhě suǒ yǐ shì biàn yě,
盖法者所以适变也,
bù bì jǐn tóng dào zhě suǒ yǐ lì běn yě,
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
bù kě bù yī。
不可不一。
cǐ lǐ zhī bù yì zhě yě。
此理之不易者也。
gù èr zi zhě shǒu cǐ,
故二子者守此,
qǐ hǎo wèi yì lùn zāi néng wù gǒu ér yǐ yǐ。
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
kě wèi bù huò yú liú sú ér dǔ yú zì xìn zhě yě。
可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zhàn guó zhī yóu shì zé bù rán,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
bù zhī dào zhī kě xìn,
不知道之可信,
ér lè yú shuō zhī yì hé。
而乐于说之易合。
qí shè xīn zhù yì,
其设心注意,
tōu wèi yī qiè zhī jì ér yǐ。
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gù lùn zhà zhī biàn ér huì qí bài,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
yán zhàn zhī shàn ér bì qí huàn。
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qí xiāng shuài ér wèi zhī zhě,
其相率而为之者,
mò bù yǒu lì yān ér bù shèng qí hài yě,
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
yǒu de yān ér bù shèng qí shī yě。
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zú zhì sū qín shāng yāng sūn bìn wú qǐ lǐ sī zhī tú yǐ wáng qí shēn,
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
ér zhū hóu jí qín yòng zhī,
而诸侯及秦用之,
yì miè qí guó。
亦灭其国。
qí wèi shì zhī dà huò míng yǐ,
其为世之大祸明矣,
ér sú yóu mò zhī wù yě。
而俗犹莫之悟也。
wéi xiān wáng zhī dào,
惟先王之道,
yīn shí shì biàn,
因时适变,
fǎ bào běn fǎ shàng yǒu wéi zì bù tóng ér kǎo zhī wú cī,
法〈鲍本“法”上有“为”字〉不同而考之无疵,
yòng zhī wú bì,
用之无敝,
gù gǔ zhī shèng xián,
故古之圣贤,
wèi yǒu yǐ cǐ ér yì bǐ yě。
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huò yuē,
或曰,
xié shuō zhī hài zhèng yě,
邪说之害正也,
yí fàng ér jué zhī。
宜放而绝之。
zé cǐ shū zhī bù mǐn,
则此书之不泯,
bù mǐn qí kě hū duì yuē,
不泯其可乎?对曰,
jūn zǐ zhī jìn xié shuō yě,
君子之禁邪说也,
gù jiāng míng qí shuō yú tiān xià。
固将明其说于天下。
shǐ dāng shì zhī rén,
使当世之人,
jiē zhī qí shuō zhī bù kě cóng,
皆知其说之不可从,
rán hòu yǐ jìn zé qí shǐ hòu shì zhī rén,
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
jiē zhī qí shuō zhī bù kě wèi,
皆知其说之不可为,
rán hòu yǐ jiè zé míng。
然后以戒则明。
qǐ bì miè qí jí zāi fàng ér jué zhī,
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
mò shàn yú shì。
莫善于是。
gù mèng zǐ zhī shū,
故孟子之书,
yǒu wéi shén nóng zhī yán zhě,
有为神农之言者,
yǒu wéi mò zǐ zhī yán zhě,
有为墨子之言者,
jiē zhe ér fēi zhī。
皆著而非之。
zhì yú cǐ shū zhī zuò,
至于此书之作,
zé shàng jì chūn qiū,
则上继春秋,
xià zhì qín hàn zhī qǐ,
下至秦、汉之起,
èr bǎi sì wǔ shí nián zhī jiān,
二百四五十年之间,
zài qí xíng shì,
载其行事,
gù bù dé ér fèi yě。
固不得而废也。
cǐ shū yǒu gāo yòu zhù zhě èr shí yī piān,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
huò yuē sān shí èr piān。
或曰三十二篇。
chóng wén zǒng mù cún zhě bā piān,
《崇文总目》存者八篇,
jīn cún zhě shí piān yún。
今存者十篇云。
biān xiào shǐ guǎn shū jí chén zēng gǒng xù。
编校史馆书籍臣曾巩序。
以上为战国策目录序的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