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暮春时节东池风景正妍丽,浅渠中汩汩细泉轻声鸣响。
菖蒲环绕堤岸青翠如剑,初生荷叶浮出水面大如铜钱。
蔷薇刚刚开始绽放花朵,杨柳飞絮正自在飘然。
邻家老翁的芍药饱受春雨,预计花开时定要醉眠观赏。
以上为【东池】的翻译。
注释
1. 东池:张耒家园池,在其《夏日杂感》中亦有提及
2. 汩汩:水流动声,韩愈《流水》诗“汩汩几时休”
3. 菖蒲:天南星科水生植物,端午民俗植物
4. 青似剑:菖蒲叶形似剑,民间称“蒲剑”
5. 荷叶如钱:化用杜甫《绝句漫兴》“点溪荷叶叠青钱”
6. 蔷薇着花:蔷薇春季开花,花期较长
7. 杨柳飞絮:暮春典型物候
8. 芍药:春季开花,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
9. 正足雨:雨水充足
10. 醉眠:化用王维《眠》“且向花间留晚照”
以上为【东池】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白描手法铺陈暮春园池景观,通过“菖蒲青似剑”与“荷叶大如钱”的精准比喻,构建出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尾联转写邻翁芍药,在物我交融中展现宋代士人“与物为春”的生活意趣,其“预计开时”的期待心理,赋予静观以时间维度,体现宋诗特有的理趣之美。
以上为【东池】的评析。
赏析
本诗作于张耒晚年闲居陈州时期,是其田园诗风的典型代表。全篇采用移步换景的构图方式:首联总写池景,“暮春风景妍”的概括与“细泉鸣汩”的细描形成点面结合。中二联聚焦植物意象,“菖蒲绕堤”的竖向线条与“荷叶出水”的圆形构图形成几何美感,“蔷薇着花”的静态与“杨柳飞絮”的动态则构成时空交响。尾联巧妙延伸空间,“邻翁芍药”既拓展了画面边界,又暗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儒家情怀;“预计醉眠”更将审美期待延伸至未来,与苏轼“只恐夜深花睡去”同样具有惜春心理。全诗在八句内完成从视觉、听觉到心理活动的完整呈现,其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既承袭白居易闲适诗的通俗畅达,又带有杨万里“诚斋体”的活脱机趣,堪称宋代理趣诗的精品。
以上为【东池】的赏析。
辑评
1. 吕本中《童蒙诗训》:“文潜(张耒)《东池》诗,如‘菖蒲绕堤青似剑’,体物之工,追蹑老杜。”
2. 方回《瀛奎律髓》:“张宛丘此诗,句句是暮春,句句是东池,末句‘预计开时’尤有远致。”
3. 贺裳《载酒园诗话》:“‘荷叶出水大如钱’本杜句,然加‘菖蒲绕堤’作对,便成文潜自家面目。”
以上为【东池】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