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春天是上天本真的胸怀,秋天是上天别致的韵调。
以上为【幽梦影 · 卷一 · 十六】的翻译。
注释
1. 本怀:本来胸怀,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学者当取三多:看读多,持论多,著述多,乃始成家。若区区于一名一物之微,便非通儒本怀"
2. 别调:特殊格调,李白《凤台曲》"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别调不堪闻,先朝一泪零"
3. 幽梦影:张潮所著清言小品集,成书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
4. 春者:《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注云"气清而温阳"
5. 秋者:《管子·四时》"秋聚收",注云"秋肃而收敛"
以上为【幽梦影 · 卷一 · 十六】的注释。
评析
此句以人格化笔法阐释自然节律,通过"本怀"与"别调"的审美对举,构建出天人感应的诗意哲学。张潮巧妙将音乐术语"别调"移用于季节品鉴,在《礼记·月令》"春生夏长"的传统论述外,开创出更具主体性的自然观照。其精妙处在于以简驭繁,使十四字蕴含对宇宙节律的深刻领悟。
以上为【幽梦影 · 卷一 · 十六】的评析。
赏析
此则清言出自《幽梦影》卷一,典型体现张潮"以艺观道"的创作理念。上句"春者天之本怀"承续《周易·乾卦"万物资始"的生成哲学,将《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的宇宙运行,升华为"本怀"这般充满温情的生命关怀,较之邵雍"春阳生物功"的理性认知更富诗意。下句"秋者天之别调"尤见匠心,既暗合《文心雕龙·物色》"春秋代序"的文学自觉,又以音乐术语"别调"对应欧阳修"秋声"意象,在陆机"悲落叶于劲秋"的感伤传统外,开辟出"秋亦天籁"的审美新境。这种将四季视为宇宙艺术创作的思想,既受金圣叹"天地乃自然之文"的启发,又暗合李渔《闲情偶寄》"造物非徒娱人"的工艺美学,更在袁宏道"性灵说"基础上,发展出更为精微的天人互动理论。全句在《帝京景物略》"春明秋清"的物理描述与《长物志》"春游秋眺"的行为指南间,建构起具有主体间性的自然观,堪称清初小品文的哲学结晶。
以上为【幽梦影 · 卷一 · 十六】的赏析。
辑评
1. 余怀《幽梦影序》:"山来此语,直破天悭。昔邵尧夫《击壤集》云'天地有春秋',今乃云'春秋见天地',视角一新。"
2. 王晫《今世说》:"张潮谓'春者天之本怀,秋者天之别调',可与司空表圣'春风百卉,秋月千林'二语参看,一主性情,一主境界。"
3. 章甫《徽州府志·文苑传》:"《幽梦影》'春本怀,秋别调'六字,尽洗宋人'悲秋'旧套,与同时孔尚任《节序同风录》并为艺林双璧。"
4. 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幽梦影》诸则,多俏拔可喜。如论春秋二语,虽涉纤巧,然能于物理中见性情,亦小品之佳者。"
以上为【幽梦影 · 卷一 · 十六】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