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指喻

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阗然,其色渥然,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
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而粟。
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既三日,聚而如钱。
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
又三日,拇指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剟刺状,肢体心膂无不病者。
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
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
终日可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
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
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盖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而未足深畏。
惟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
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
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特疮痏之于指乎?
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
况乎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与哉?
余贱不敢谋国,而君虑周行果,非久于布衣者也。
《传》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
君诚有位于时,则宜以拇病为戒。
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述。

翻译

展开更多

注释

展开更多

评析

展开更多

赏析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方孝孺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