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

王之道,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怜辙鲋嘘残湿,震奋雷霆起幽蛰。


清风入夜送雨来,大慰焦枯望霓急。


新诗如雨雨未休,相对自可忘为忧。

连昌宫中马为乐,一时舞马黄金络。


君王养欲臣养文,忠鲠漫多宁救药。


嗷嗷万国风中船,樯倾柂坏夫何言。

西湖春晚未全热,湖上山光互明灭。


往来冠盖竞骈阗,断续笙箫共伊咽。


我怜湖山山见怜,波间涌出佳人钿。

夜听檐声翻急雨,想见膏润均率土。


先生休戚共斯民,忧在惔焚非惮暑。


人情类被饥所移,我尔相忘自甘苦。

新诗句句堪流传,令人读之神凛然。


孟君已死不可见,如公笔力今无前。


天生百谷养万姓,暄润稍阙功难全。

何人夜作秋虫号,吟诗坐对山月高。


想当龙门夺锦袍,从臣拱手看挥毫。


衡茅咫尺临江皋,浮光滟滟翻金涛。

十年萍梗三到吴,走俗未暇观西湖。


是行信步至湖上,水光山色开天壶。


游人杂遝半罗绮,一径不惮穿云纡。

春日归来忽重九,潦旱相仍岁无有。


庭前岩桂独青青,此意于人亦良厚。


欲酬佳节拚一醉,会有白衣来送酒。

葵花已过荷花繁,南风入户清而温。


担头有李初入眼,令人引脰怀家园。


三年为客在两处,李熟未果登清樽。

小隐山林大朝市,夫子命轩良有意。


仕途捷径固无取,泉石膏肓亦犹次。


不知朝隐谁得之,我恐曼倩为近似。

嗟予偃伏淮南村,十年不践公侯门。


谁令金印入魂梦,平章六字承君恩。


左手人头右手印,此理未可轻易论。

尧明文采灿星宿,子全道义高金玉。


伤哉二子不可见,墓上悲风号拱木。


逢君论友话偶及,令我吞声为渠哭。

我生畏暑如畏焚,奈此岁旱风尘昏。


十年废放卧岩壑,名虽八品身黎元。


恒旸乞雨雨乞霁,雨转为淫旸转炽。

欲识农夫田作苦,久雨祷晴晴祷雨。


祷晴得雨雨得晴,此患到今传自古。


苾芬非是萧兰馨,诚心一发通三灵。

扁舟历阳来,访君得少息。


登堂默无语,见者称目击。


去年糁江上,群盗罗剑戟。

师从天台来,示我一集诗。


开编未及读,涕泪已交颐。


纷纷世间人,迷妄觉者谁。

千山倚天高,一径穿云斜。


忽然见楼阁,知是佛子家。


苍松老不死,夭矫如龙蛇。

隔宿不问道,此语幼所闻。


汨没尘土中,岁晚方得君。


学道戒怠惰,成功在精勤。

道人野鹤姿,昂昂在鸡群。


谁能恋场粟,俯仰劳骸筋。


飘然欲何之,驻目西山云。

南僧如竹苇,在处即成林。


虽去常人发,不异常人心。


邈哉端上人,所得趣向深。

我从东蓼来,水竹遂幽讨。


崎岖至于六,获见文殊老。


文殊方外友,僧门素称宝。

过市欲投宿,秽隘非所安。


人言五里馀,有寺洁且宽。


驱驽犯泥淖,敢惮风雨寒。

秋声入高梧,暝色上疏竹。


南山拢青螺,过已净如沐。


悠然孤飞云,窈窕转林麓。

买山荷叠钱,照天水开府。


幽花有馀香,谁复为贾午。


胜句须斯人,清游更何所。

一别异生死,三年能几时。


埋玉不可见,拱木徒兴悲。


通老奉香火,坐阅岁月移。

山前罗万松,邀我行数里。


不知幽人居,但爱乱峰峙。


新晴翠似泼,乍热汗如洗。

我从明光来,十里得永福。


山中何所有,离离见疏竹。


前人目琅玕,用意良不俗。

我生困语言,老大犹栖迟。


咄哉一言失,虽悔何能追。


常欲说向人,到口还忸怩。

我老不能诗,其穷类诗人。


多谢二三子,强以穷相亲。


师从何方来,过听误失真。

我生事幽讨,尘埃良独难。


朅来舒蕲游,登临每长叹。


如何胜绝境,佛屋多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