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

方干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县芦茨乡)。唐宝历中,...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深僻孤高无四邻,白云明月自相亲。


海中日出山先晓,世上寒轻谷未春。


窗逼野溪闻唳鹤,林通村径见樵人。

四极虽云共二仪,晦明前后即难知。


西方尚在星辰下,东域已过寅卯时。


大海浪中分国界,扶桑树底是天涯。

莫道东南路不赊,思归一步是天涯。


林中夜半双台月,洲上春深九里花。


绿树绕村含细雨,寒潮背郭卷平沙。

便向中流出太阳,兼疑大岸逼浮桑。


门前白道通丹阙,浪里青山占几乡。


帆势落斜依浦溆,钟声断续在沧茫。

清晓入花如步障,恋花行步步迟迟。


含风欲绽中心朵,似火应烧外面枝。

运行元化不参差,四极中华共一时。


正气才随灰律变,残寒便被柳条欺。


冰融大泽朝阳觉,草绿陈根夜雨知。

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


海上风云摇皓影,空中露气湿流光。


斜临户牖通宵烛,回照阶墀到晓霜。

连枝棣萼世无双,未秉鸿钧拥大邦。


折桂早闻推独步,分忧暂辍过重江。


晴寻凤沼云中树,思绕稽山枕上窗。

苍翠岧峣逼窅冥,下方雷雨上方晴。


飞流便向砌边挂,片月影从窗外行。


驯鹿不知谁结侣,野禽都是自呼名。

中天坐卧见人寰,峭石垂藤不易攀。


晴卷风雷归故壑,夜和猿鸟锁寒山。


势横绿野苍茫外,影落平湖潋滟间。

苦用贞心传弟子,即应低眼看公卿。


水中明月无踪迹,风里浮云可计程。


庭际孤松随鹤立,窗间清磬学蝉鸣。

俗人皆嫉谢临川,果中常情□□□。


为政旧规方利国,降生直性已归天。


岘亭惋咽知无极,渭曲馨香莫计年。

路入仙溪气象清,垂鞭树石罅中行。


雾昏不见西陵岸,风急先闻瀑布声。


山下县寮张乐送,海边津吏棹舟迎。

旧岩终副却归期,岩下有人应识师。


目睹婴孩成老叟,手栽松柏有枯枝。


前山低校无多地,东海浅于初去时。

非唯言下变荣衰,大海可倾山可移。


如剖夜光归暗室,似驱春气入寒枝。


死灰到底翻腾焰,朽骨随头却长肥。

字人心苦达神明,何止重门夜不扃。


莫道耕田全种秫,兼闻退食亦逢星。


映林顾兔停琴望,隔水寒猿驻笔听。

织锦虽云用旧机,抽梭起样更新奇。


何如且破望中叶,未可便攀低处枝。


藉地落花春半后,打窗斜雪夜深时。

世途扰扰复憧憧,真恐华夷事亦同。


岁月自消寒暑内,荣枯尽在是非中。


今朝犹作青襟子,明日还成白首翁。

日乌往返无休息,朝出扶桑暮却回。


夜雨旋驱残热去,江风吹送早寒来。


才怜饮处飞花片,又见书边聚雪堆。

不觉年华似箭流,朝看春色暮逢秋。


正嗟新冢垂青草,便见故交梳白头。


虽道了然皆是梦,应还达者即无愁。

非唯吴起与穰苴,今古推排尽不如。


白马知无髀上肉,黄巾泣向箭头书。


二年战地成桑茗,千里荒榛作比闾。

直为篇章非动众,遂令轩盖不经过。


未妨溪上泛渔艇,又为门前张雀罗。


夜学事须凭雪照,朝厨争奈绝烟何。

滟滟湿光凌竹树,寥寥清气袭衣襟。


不知测穴通潮信,却讶轻涟动镜心。


夜久即疑星影过,早来犹见石痕深。

用心何况两衙间,退食孜孜亦不闲。


压酒晒书犹检点,修琴取药似交关。


笙歌入夜舟中月,花木知春县里山。

方知激蹙与喷飞,直恐古今同一时。


远壑流来多石脉,寒空扑碎作凌澌。


谢公岩上冲云去,织女星边落地迟。

奔倾漱石亦喷苔,此是便随元化来。


长片挂岩轻似练,远声离洞咽于雷。


气含松桂千枝润,势画云霞一道开。

才下轺车即岁丰,方知盛德与天通。


清声渐出寰瀛外,喜气全归教化中。


落地遗金终日在,经年滞狱当时空。

功成犹自更行春,塞路旌旗十里尘。


只用篇章为教化,不知夷夏望陶钧。


金章照耀浮光动,玉面生狞细步匀。

都缘声价振皇州,高卧中条不自由。


早副急徵来凤沼,常陪内宴醉龙楼。


锵金五字能援笔,钓玉三年信直钩。

闭户先生无是非,竹湾松树藕苗衣。


愁吟密雪思难尽,醉倒残花扶不归。


若出薜萝迎鹤简,应抛舴艋别渔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