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年

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迢迢柳市,今宵月、又接隔年离绪。
记曲津桥人倦也,合对江南旧侣。
扇底轻尘,吹红浅埒,当是春佳处。

梦中钗镜石湖滨。
书到却伤神。
细君不待东方朔,负诙谐、割肉金门。

空阶屐响添吴语。
水沉烟重炷。
邻家挝鼓逼残年,点点催花雨。

一帘香袅人无语。
拨微红闲炷。
燕山纵有好晴天,寒甚江南雨。

松云自古从军路,断肠今夜歌袖。
越罽花茵,衙香锦袜,一骑红鸯载酒。
落鸦亭堠。

并载钿车,双眠琐柳,此乐偏君重致。
八咏清才,瘦沈当年曾似。
携几斛、螺子青妍,皴一抹、远山花底。

古虔州,鸥鸟路。
风物带三楚。
雁字杉樯,烟际估相语。

秋窗摒挡闲书画。
并坐人无价。
羊家裙子旧因缘。

瓜华豆荚已阑珊。
采摘记霜前。
全胜二月杨花瘦,斜阳陌、吟渴须餐。

荼蘼雪绽,楝花风近,春才剩一旬耳。
荒程折尽东西柳,见说九峰归客,又催行李。
驿草裙腰沙外冷,绕几曲、带愁烟水。

碎红织纤羽。
花千缕。
霞一杼。

瓣著燕支,房匀菡萏,暖风吹遍。
不向清漪,柴门望中远。
嫣然自笑,付蝶翅、蜂腰闲占。

屋背空青,墙腰断绿,沙头晚叠春船。
一笛东风,斜阳淡压荒烟。
尚书老去苍凉甚,草堂西、南渡明年。

粉墙如雪。
认枇杷几树,是相思叶。
水榭吹红,点点上他裙屧。

早粳刈了,正坠叶点溪,半篙秋水。
郭索无声,横蹴晚凉疏苇。
延缘野老投竿罢,又潜来、鹭沙边舣。

陂塘五月风来,水荭花外娟娟别。
一湾销夏,满池香影,数茎冰雪。
瓣立蜻闲,须粘蝶小,也怜清绝。

满阶榆荚过墙竹,日长初扫三径。
鸠妇呼残,燕雏飞后,不许草堂人静。
隔林遥听。

记年时、千丝萦釜,名泉催汲寒溜。
红尖细糁花瓷滑,竹下厨烟清昼。
盐下后。

截竹声收,啖花唇滑,探珠试约同去。
远市浮银,长鱼漾渌,掠取梦中铅露。
轻圆才印,尽麝水、兰芬同炷。

水村断续风香,念山湾口柴扃下。
冶春十亩,红燃翠冷,东阳亭榭。
彭泽将行,鹿门未老,隐何为者。

白下迢迢,金荃胜侣,停杯念远。
相携处、更有吾家未归雁。
浮名自笑轻于絮,傍酒社、词场总倦。

径惹风丝,畦翻露叶,谁种茅茨下。
吾家六样,销沉后、解事犹传僧舍。
平添一架花阴,垂垂满夏。

空谷无媒,众芳犹伍,横琴一曲曾写。
梅子黄时,他年长记,摒挡翠瓷红架。
数茎冰雪,天付与、送春销夏。

正千林初碧,莺到山间。
对楚尾,乱峰妍。
忽朝来、见说使君西去,留春无策,又送征鞍。

冷云吹絮。
恨片时遮断,斜阳归路。
一带寒沙,赏酒旗轻,挂在晚烟疏树。

灯市人疏,酒旗风静,上元时又过也。
晚来一段闲愁,喜值舍人清暇。
茗香初泛,更新酿、如渑堪把。

秋花过了。
对满除残叶,双鬟催扫。
试卷重帘,别有幽香送晴沼。

旗亭陇首。
正新霜乍点,斜日风骤。
一片秋声,几树萧疏,惊心十里津堠。

小桃遮渡柳侵洲。
朝来无限春愁。
横竹吹残,江边画楼。

野鸟惊心,江花恨别,不堪重对春光。
向来行处,巾屧此难忘。
痛矣西州人去,到如今、空负林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