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年

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晚雨飒初过,烟柳趁斜风。
吴姬唤客何处,峰影在帘栊。
竹下横阑几曲,罗袜半遮苔径,冷翠倚疏红。

过雨亭台,凝望里、闲愁相接。
念沧溟尘起,飘零华发。
海燕双栖回首处,蘼芜一带伤心别。

天街灯火绣帘重。
去年今日曾逢。
斜蹴纤罗,相思暗通。

桂雨滴残香陌。
风息。
画船双。

曲按江罗,吟欹蜀髻,翠羽不愁春淡。
讶瘦影无多,远村先见。
四百峰头开处,认蛎粉、墙阴闲庭院。

谁剪冰房,层层叠就宣和粉。
灞桥客醉,想蹀躞、低徊吟鬓。
消尽春烟水逻,曲糁沙痕净。

春才几日。
早数枝开遍,笑他红白。
仙径曾逢,萼绿华来记相识。

岁阑记否。
著浅檀宫样,初染庭树。
懒趁群芳,雪后春前,年年点缀寒圃。

苇间延缘吾所师,寻阳棹者非凡姿。
雪滩钓叟岂其亚,姓名蚤被时人知。


先生旧不事生产,读书树根破万卷。

绝壁何嶙峋,侧翠倚江岸。
云水一相映,清辉朝屡换。


石非五丁凿,嵌空乃百变。

七盘坡上青烟浓,黎峨落日明千松。


女墙欹仄异中土,蜿折一线随山踪。


行人散策郭门顶,秋声瑟飒愁吴侬。

炎曦昔颓照,太白西垂芒。
尺木祚云季,截险非巨防。


安东节初指,士马何飞扬。

山阁多晚阴,断崖横瘦树。


阑风江上来,泠然脆巾屦。


青藤不须携,前岗延旅伫。

众峰如涌潮,城孤若小艇。
客居倚青峭,佳处要须领。


朝霭淡益秀,流泉响逾静,屋顶得初霁,阶前落山影。

掩尘黄帕哀琵琶,延秋门上乌哑哑。


侍臣趋朝漏未息,岂知辇道吹秦沙。


蛾眉绝影清渭水,太子始控飞龙騧。

昨者暑气清,岚瘴喜初散。


幕府有程期,鸣鏦戒宵半。


残月不到地,松梢耿河汉。

绝学吾乡重,孤忠异代存。
丰姿留想像,瞻捧肃蘋蘩。


忆昔回天步,灾躔切帝阍。

峻极重关险,艰难独客经。


梯航原梗绝,中外划郊坰。


天作西南障,山开大小屏。

出塞将炎月,辞家属早春。


间关谙异地,辛苦怅征尘。


莫讶临邛客,多惭入洛人。

牂牁秋绿晚萋萋,五十邮亭到越溪。


不敢更嗟乡国远,有人还在万峰西。

花间飞上竹枝啼,才过黄丝又冷溪。


蛮鸟亦知行不得,行人那向夜郎西。

诏书百道走黄封,南国新妆步辇从。


故剑不须悲夜月,几人曾听景阳钟。

后庭花发最堪思,帝子吟成十客知。


更唱阮家新乐府,明驼已报隔江师。

冶城不见内家妆,柳市风吹杏粥香。


只有江蓠不解恨,背人青过赤兰坊。

浪传兵气到藤萝,长者仍携枕簟过。


万事酒边增磊砢,一镫林外忽江河。


交论颍汝英雄见,诗话源流正变多。

邗上江梅已半零,暗香萧瑟雨沈冥。


窗斜竹影摊书坐,风细林柯隔幔听。


入洛司空琴自好,过江仆射酒难醒。

斜日明墟落,花时步屟过。


游人不醉少,好鸟未归多。


发白耽幽事,山青对独歌。

溪南三折水,近亦号沧浪。


竹外斜通渡,梅边侧置房。


宁甘老圃学,欲买异书藏。

特立人千载,平生酒数卮。


水清闲钓手,园小负花师。


招鹤从初好,听莺已后时。

近接霜前札,相怜塞上吟。


风沙游子路,松菊暮年心。


避世沮偕溺,寻山向与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