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淸末民国初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原字长菴,改字伯潜,字伯潜,号弢菴、陶菴、橘隐,晚号听水、沧趣。陈家累代簪缨,为榕城望族。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宝琛年十三岁,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戊辰科进士,...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朴公图卷失不收,再来犹见前朝楸。
着花老干未觉丑,根节磥坷阴繁稠。
当时树下展图读,沘笔赓续王朱游。
纪陂之荷高逾丈,叶大如伞柄成杖。
幽姿远世不着尘,清馥入秋已添爽。
红衣左亸迭迎艇,缟袂右回似避桨。
厂市归来醉管弦,六街是处是新年。
千里来看洞口云,牙琴海上奈临分。
伤心剩对江田老,说着匡山最恸君。
一年最可人心目,幼绿秧针乳鸭黄。
着意相看能几日,小窗犹及好风光。
寺后微径循涧阿,石厂出林如补陀。
嵌空钟乳作诸相,岩顶倒挂交松萝。
斗泉淙淙逗岩腹,傅会龙尾无乃讹?
华严安禅有常处,南下一洞檐嵯峨。
与君衰飒鬓都苍,望古平生愧景行。
只道王城堪大隐,那知春色是他乡。
世风无地容章甫,史例微闻病紫阳。
毅庙中兴祚不永,国脉潜斫天实为。
圣功蒙养始以渐,邪正消长争危微。
嗟公直讲甫三稔,弃外长与重阍辞。
过庭耳熟姚张交,诗稿受寄更三朝。
象贤抱持兵火际,卒就微禄为写雕。
枣梨捆载千里致,归告家祭辞折腰。
晓寻观音洞,乃登极乐峰。
洞深未穷底,峰峻淩空蒙。
峰后亦一洞,谓与浑河通。
蓦地风来似虎狂,荃兰曾不改芬芳。
蒙蒙留坐香三日,草草辞枝梦一场。
含笑蜜脾从汝割,将离婪尾有谁觞?
无端更茹冬青恨,天上人间总断肠。
秋气掠孤梦,月窗蒙若烟。
潺潺无尽水,穆穆未明天。
树影森疑象,虫声悄入玄。
画禅榜室咸福宫,名迹精鉴罗思翁。
潇湘图出虎儿笔,阴霁昏晓交溟蒙。
裕陵题识至四五,谓与老米家法同。
入洛机云夙相爱,晚及故山作同队。
仙风吹雁去如烟,今日披图只一泪。
白衣苍狗近廿年,君不留看信得天。
削竹为大榻,一僮负以趋。
行就绿阴息,临流看浴凫。
老牯浮鼻过,尔牧与之俱。
咄哉凶虿尔何物?大地清光坐阏郁。
诗人愤视天偏盲,痴想嫦娥与洗熨。
浇愁我辈聊饮醇,琼楼高处滋苦辛。
病夫十年岩壑姿,睡眼熟阅僧荼毗。
鸥凫猿鹤迭招引,仰视九万奚南为?
候虫噫秋蛙黾底,瞑坐不任贝叶披。
君忘拳曲志绳削,假内外集示级差。
远送逾千里,风涛益汝悲。
欲归诚不易,相见定何时?
弱质殊堪念,柔肠强自持。
登高恃笋将,磴阔得平进。
龙潭近西麓,逾岭顾险峻。
玉龙破山飞,声挟雷雨迅。
潭柘亦宿游,得伴更一诣。
舆轿晓逾岭,百转始到寺。
银杏汝何修,及见祖宗世。
空山孤露读楹书,早直承明扈属车。
孔雀有文宜见絷,芳兰既服忍终锄?
一川还往瞻衡宇,十子才名照里闾。
仙女碑题高士传,沉吟少作重欷歔。
客梦比潮高一尺,箧中妙语耐沉吟。
蠡湖牛渚年时月,扣遍船舷感到今。
片羽人间见且稀,九朝词客首全低。
吾斋正对泉三叠,万个筼筜深复深。
别后每思常入梦,画中偶感几沉吟。
拂檐人或憎方直,放笔谁能作丈寻?
旧蓄杖材肯刓却,多君述德眷家林。
暗香入梦正花时,手亲移,尽成围。
廿载偕寒,廿载忍抛离。
下策火攻新出窖,聊慰眼,怎如伊。
老于文者必能诗,此道只今亦少衰。
生世相怜骚雅近,赋才独得杜韩遗。
江湖浩荡身行老,肝肺槎枒俗固疑。
浩气冲霄作作芒,廿年美荫忝门墙。
预徵休咎言无爽,长此追随道自光。
默拱庄严临左右,但聆淡永益彷徨。
鍊云作花不作水,花故非花蕊非蕊。
天宫欲放世光明,十万修罗扫蓬块。
都人盼雪最三九,今年冬至值月尾。
鬓丝不照城西水,病里伤春又上巳。
园林无恙风景殊,觞咏大难主宾美。
绝域生还君末老,春明馀梦人能纪。
王政齐梁且未行,鲁衰滕褊更谁成?
七篇何与蝇营事,侥幸臧仓浪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