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弥逊

宋苏州吴县人,字似之,号筠溪。李弥大弟。徽宗大观三年进士。政和中累官起居郎,上封事直言朝政,贬知庐山,改奉嵩山祠,废斥隐居八年。宣和末知冀州,募勇士,修城堞,力抗南下金兵。历任知州及监司。高宗绍兴七年召为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复奏六事,...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征衣犹带去年尘,入眼溪山似故人。


社燕秋鸿应共笑,是翁如我往来频。

平攀天面一弯月,下视山腹三重茅。


更欲移居入霄汉,却憎栖鸟占林梢。

镜中白发负长缨,一钓连鳌我不能。


剩种长竿绕溪绿,得鱼君看积如陵。

爱笋从嗔不出山,看成修影泛微澜。


此君臭味唯风月,底事须除数百竿。

叠叠重重两岸山,钩连秀色上琅玕。


孤亭四壁面烟雨,人与白鸥分暮寒。

琐碎金中踏薜萝,出云苔壁手摩挲。


飞鸿送尽不知暝,乌鹊窥林日下坡。

攀枝结叶蔽朝寒,病鹤摧颓老骨山。


安得虎头痴绝手,蘧庐置我水云间。

借屋何如退结庐,箨龙环水小方壶。


孤高不贵封千户,独笑轮囷秩大夫。

青青谷口自披榛,断取他方宝界新。


弥勒同龛把茅下,客来不识住庵人。

莫解忘忧不数萱,长镵斸雨护云根。


采薇劲节于今在,知是夷齐几世孙。

交情金石半途分,霜后孤芳独见君。


尽倒浓漓浇磊磈,胸中着我半山云。

蕙兰同气犹争长,姚魏齐名各一家。


不似优昙照寒水,一茎能现四边花。

倾国从来少并芳,人间那得两巫阳。


丹青不解传真态,恐是菱花对晚妆。

剪剪高荷舞翠阴,并游湘女驻波心。


谁知罗袜无虚步,来听薰风百里琴。

竹外孤亭思渺然,与君持酒傲壶天。


不须五斛称焦遂,一酌高谈骇四筵。

世界重重一网中,澄溪上下见天容。


不知万丈寒光底,却到青冥是几重。

万境全归一瞬中,山河日月尽含容。


若将明暗分迷悟,公案从今又一重。

带雨山云不肯明,草泥封径断人行。


竹林纵有鸟飞路,十日不闻鶗鴂声。

夜雨翻盆晓未停,看山两眼几时青。


不知溪面添多少,水满方池涨绿萍。

我来点检春踪迹,山北山南绿暗丛。


留与骚人做愁本,花根一点著泥红。

十日不一见此君,春笋满林深闭门。


杖藜特特穿苔径,问讯南阶添几根。

睡起方床日未斜,旋移屐齿破晴沙。


石栏独立数归鸟,高树无风落柿花。

束缚斋鱼昼掩关,长镵斸雪草泥间。


竹炉石鼎甘香剩,分与衰翁却病颜。

白首登临海一隅,晚风吹雨上髭须。


日边不见平安使,云影满川山有无。

茶瓯放手送归客,屋上鸣禽犹唤人。


山僧别我月中去,不过虎溪君莫嗔。

榜亭居士泰饶舌,不放老禅藏好山。


君来重说七言偈,幽事与我长相关。

欲将老眼饱烟云,深处更有藤萝扪。


故人声迹应自绝,不寄一行山巨源。

客里春秋过半生,子规枝上最关情。


南来故国一万里,却笑子规犹乱鸣。

浪走长年百念灰,不知春信海边来。


新诗唤起逃愁梦,病眼花前得暂开。

步出山门日已西,昏鸦寒并隔巢枝。


更寻陈迹穿阴洞,藓壁关真屈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