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廌

宋华州人,一说阳翟人,字方叔,号济南。少孤贫,谒苏轼于黄州求教,轼称其文,与范祖禹荐于朝,不果。中年绝意仕进,定居颍昌。喜论古今治乱,哲宗元祐中上《忠谏书》、《忠厚论》、《兵鉴》于朝。有《济南集》、《德隅斋画品》等。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八十虽云寿,吾嗟未及期。
方之昔卫武,犹不至期颐。
幸处仁人里,叨膺国士知。
重望晋随会,清明越大夫。
忘身安社稷,寄傲老江湖。
黼冕固已远,黄金犹可模。
关雎久盈耳,魏阙亦游心。
不废江湖乐,亲调钟磬音。
九重初击拊,千代正哇淫。
嗣皇思故老,趣诏侍筵经。
驷马空频驾,高鸿本自冥。
苍生虽绝望,盛德愈流馨。
荆舒昔未惩,抗疏誓身争。
卫鞅虽难屈,桑羊屡请烹。
危言知不用,脱屣谢浮荣。
仁人宜有勇,无欲故能刚。
凛凛回天力,危危极谏章。
一言扶日御,万古正乾纲。
蚤岁青云近,英声四海驰。
能怀天下宝,独让月中枝。
既已登龙坂,咸观入凤池。
万籁静中起,扶摇风怒号。
半天鸣剑戟,平地卷波涛。
鹢退宋都疾,鹏抟溟海高。
钓国固有术,直钩宁漫劳。
吾常鄙龙伯,岂复羡琴高。
濯足风波地,游心虎豹韬。
秋溪已澄彻,山色贮溪中。
云度前洲白,霞生别峤红。
波澜寒自鉴,鱼雁共游空。
闻道端溪好,疑应为土风。
彼人非博识,此语未为公。
野客虽云美,才华恐未同。
质为浮休弃,形惟好古宜。
埏陶异甓砾,香火近神祇。
冷暖非恒德,兴衰彼一时。
晚日明青嶂,春风送马蹄。
数朝秦岭北,今夜洛阳西。
禁水绿波满,芜城碧草齐。
粉蝶尔何知,秋深尚戏飞。
怜渠迷节物,犹若弄春晖。
露叶今非昔,霜丛畴可依。
君笑吾痴绝,吾知自不痴。
远游陪胜士,归橐有新诗。
笑觉山途近,寒因酒力迟。
秋色已飘零,凄凄晓更清。
芜城宿残霭,云日递微明。
瓦冷寒霜色,庭空槁叶声。
诗道今萧索,骚人古困穷。
夜寒金殿冷,秋静蜀关空。
厩隶縻宛马,坛巫诔守宫。
过时悲既往,适用复相先。
世事蓂生陨,人情月晦圆。
寒凉非尔适,衰歇岂余捐。
秋日生春意,林间闻晓莺。
奈何时序晚,不及候虫鸣。
摇落无多感,芳菲会满城。
山色带晴云,云山远莫分。
寒林迥萧散,秀气自氤氲。
定有丘园士,彼同麋鹿群。
岸走舟安稳,逍遥若步虚。
晴烟迷白鹭,春水见浮鱼。
桑树连坡种,人家夹水居。
郊原千里望,好是暮秋时。
欲尽登临兴,惟应杖屦宜。
鹗雕方得意,燕雀彼焉知。
春花富红紫,黄菊与秋宜。
风劲幽香怯,露晞寒艳滋。
孤标虽独步,呈秀此何迟。
青云两高士,肯伴老夫游。
方驾相追逐,通宵复献酬。
诗书嗟失计,农圃话良谋。
白水弄青秧,晨烟著柳行。
羁怀正飘泊,陂路转微茫。
蘋际鹭鸥下,塍边菱荇香。
性禀方外正,人怜节瘦轻。
持携防水潦,杀活奈山精。
直以中圆称,名因义类清。
㶏水官桥路,将军甲第新。
绿沉闲结锈,棐几净无尘。
下榻喜宾至,问田怜我贫。
瓯闽接壤气多同,只恐泉南有飓风。
撅虹见时定翻海,御寒裘褐要重重。
氓之蚩蚩不足数,四月五月蒙松雨。
闭门县榻二十年,不见孺子与文举。
绕冈修竹小亭深,风干云梢照碧浔。
安得茂林带左右,只应萧爽似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