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高

李龙高诗,据《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梅夸清节忒高寒,松受微封合骏弹。
毕竟两君俱强项,大夫未必爱秦官。
一夜蟠龙裂翠鳞,土花深护玉精神。
苍寒满树黄昏月,碧老孤根太古春。
姑射香薰荷制好,逋仙青入草衣新。
靖节当年不赋渠,仅题一字果何如。
分明诗是梅花样,剩说梅花诗更癯。
姚子编文去取难,将渠例与白歌删。
后人要识心如铁,却向桃花赋里看。
杜老花边惯撚须,却怜花傍驿亭居。
德公便使游城府,肯受红尘半点无。
斗柄参旗插屋头,巡檐绕树尽风流。
谁知终带山林味,不涴些儿富贵羞。
红云绛雪镂繁华,侍宴流连彻暮鸦。
车马不来歌吹断,春风一半属谁家。
危甍连绮百千株,人去莺飞半朵无。
太白莫嗟金谷树,绛霄楼外亦平芜。
月射云绡印玉腮,风穿罅隙度香埃。
莫将易向花边读,惹得周公入梦来。
弹压群芳不敢开,清高地位隔尘埃。
抬头一见风霜面,莫是花中御史来。
深村古木路三叉,路外溪流溪外沙。
背水短篱花似雪,遥知不是四娘家。
疏花斜映玉玲珑,曾见诚翁与放翁。
犹有旧时相识在,几回搔首立春风。
范子经年别陆郎,陆郎远致一枝香。
料伊正作关山梦,望见梅花也断肠。
诗老流离蜀剑关,放臣憔悴楚江干。
争如留取微酸味,莫逐浮花一笑残。
由基去后挥瞻来,不惯穿杨惯射梅。
寄语东居莫涂抹,牺樽自是木之灾。
我爱溪桥半树开,几回觅句当衔杯。
江南不欠花如雪,自是游人不看来。
飘蓬万里隔风沙,梦到江南未到家。
料得夜深霜月苦,几人挥泪说梅花。
蹋雪迢迢过水涯,翠禽见客却咨嗟。
此翁只识孤山路,不识玄都观里花。
担头挑得几枝斜,过我西湖处士家。
莫向侯门高索价,贵人多爱牡丹花。
问讯南枝开未开,花神许我日徘徊。
桐江一缕清风在,莫误刘郎物色来。
笛声未了鼓轰雷,尽道梅寒苦要催。
抵死争春如许急,有花毕竟待时来。
中条隐士裂唐麻,角里先生就汉车。
一种寒酸真本色,羞将槁淡博繁华。
别岭移根置小园,半锄明月半锄云。
世间下是无花卉,若个清高得似君。
才子随班下玉墀,精光九出射晴曦。
看来不是文章瑞,似是梅花恨杀伊。
宣城妙品世无双,不肯随时一样妆。
党锢诸贤销铄尽,至今千载骨犹香。
世味明知可口难,到头终不换寒酸。
直须袖却和羹手,何必贪居鼎鼐间。
懒将冰萼试红妆,也不随宜传䗶黄。
当日琼林消息断,绿衣犹带旧时香。
外面看来本色非,香袍隐映省垣薇。
谁知傲睨风霜底,不改平生一布衣。
忍饥抱冻老穷崖,一点檀心未肯灰。
夷甫彦回空似玉,却曾遗臭汗青来。
月地云阶是画图,溪腰水面更工夫。
平生一片心如雪,为问姮娥貌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