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

宋越州上虞人,字泰发,号转物居士。徽宗崇宁五年进士。高宗时知宣州,缮城池,聚兵粮,建义社,守境有方。后为吏部尚书。绍兴中,宋金和议成,秦桧借其名押榜以息异议,拜参知政事。及见桧撤淮南守备,夺诸将兵权,即极言金人不可信,和议不可恃,...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还家准拟作重阳,行止升沉岂在忙。
童稚迎门归亦好,云山作伴住何妨。
经行汝政穷幽赏,宴坐吾今喜夜长。
朝来一饱万事足,鼻息齁齁眠正熟。
忽闻剥啄谁叩门,窗外萧萧风动竹。
起寻幽梦不可追,旋破小团敲碎玉。
养生有真诠,虚心实其腹。
十年岭海游,一钵随僧粥。
纳息归丹田,息在火亦伏。
长怀杜陵老,遐想靖节翁。
二子不并世,千载馀清风。
君为南国秀,志气陵苍穹。
闻道招提枕半冈,结茅真在白云乡。
岚光滴沥衣裳冷,爽气空蒙枕簟凉。
幻灭不传神女梦,心清时到赞公房。
城南方沼尽栽莲,得雨花开晚更妍。
自有清芬来袭袂,不须红粉笑当筵。
彤霞晕脸深还浅,碧盖跳珠碎复圆。
依然山色与溪声,岁月峥嵘只自惊。
独有老农能耐久,路傍犹说长官清。
异县伤孤殡,慈颜念倚闾。
旧阡无触鹿,新荐有跳鱼。
舟楫逾江水,风霜迫岁除。
当时指法杳难寻,二十年来枉用心。
却抱孤桐林下去,青山流水自知音。
客自东来说吉阳,始知儋耳本清凉。
潮声卷海千峰雨,月色侵门满地霜。
更欲何方寻佛国,此生真欲老蛮乡。
子陵古真隐,逸气横九州。
平生江海志,自比巢与由。
鸿飞本冥冥,肯为稻粱谋。
老氏不出牖,庄生务内游。
猿猱犹习定,难犬放须收。
俯仰超三际,翱翔隘九州。
联骑同来倒载还,胜游那复羡龙山。
空馀把酒题诗地,忍对篱边菊蕊斑。
秋容野色拥帘旌,森木中间结小亭。
斫尽枯荷露清浅,夜深来看一池星。
经时不到严家馆,千树槟榔一径深。
莫把小亭频展拓,恐妨幽步绿苔侵。
夕照穿林暮霭收,出门忽见月如钩。
幽人曳杖来寻伴,一笑能令万虑休。
新筑茅亭涩勒间,蒲团坐久欲忘还。
道人应供归来晚,只有野僧相伴闲。
此君凌云材,节叶贯霜雪。
千林富东南,百种自区别。
前后互萌芽,一一调苦舌。
薄宦伶俜只自伤,捧卮无复献华堂。
暗惊老去苍颜在,谁道阴铺白昼长。
天际云烟成五色,尧阶鸳鹭列千行。
耕桑不扰罢开边,家国安荣二百年。
三世彩衣疑有种,一门忠孝岂无传。
遭时自致公卿贵,积庆多因父祖贤。
新年人物自熙熙,彩索青帘到处垂。
日暖桃蹊花落尽,雨深茅屋燕归迟。
登山野屐应频蜡,出郭轻车想载脂。
晓来新过雨,天宇肃以凉。
横空跨彩虹,物被五色光。
夜久群动息,月出东南方。
瓮牖蓬窗守素风,弟兄来往一生中。
只凭六籍为修绠,岂有双梁架彩虹。
朝市山林非有异,众生心佛本来同。
萧洒襟怀慕子猷,剩栽修竹径通幽。
三间远比渊明宅,百尺徒夸庾亮楼。
风送鸟声春寂寂,日筛帘影梦悠悠。
郴山峨峨水溅溅,清淑之气钟神仙。
山头老木几千年,不入樵斧随飞烟。
廖翁好奇自抡选,真材不用加雕镌。
画手休夸最逼真,东墙月影画难亲。
常陪翠柏凌寒景,几见夭桃委路尘。
鸣凤引雏来应瑞,箨龙得雨便能神。
逐客新年偶叹嗟,海南风物异中华。
溪边赤足多蛮女,门外青帘尽酒家。
庭院秋深时有燕,园林春半已无花。
炎天群木无葱苍,朝曦夕照绕屋梁。
一榻南窗复东厢,老松效技扶披猖。
微风飕飗弄笙簧,坐变热恼为清凉。
逐客多年住海滨,今朝喜作北乡人。
飘风扫地卷烦暑,骤雨翻空洗瘴尘。
境恶乍离宾馆陋,眼明欣睹佛祠新。
载酒人无顾寂寥,秋来门巷更萧萧。
风驱雨脚收千嶂,云卷月轮升九霄。
松竹此时聊谷隐,巾车指日见弓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