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

宋徐州彭城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少学文于曾巩,无意仕进。巩荐其修史,以布衣未用。哲宗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又用梁焘荐,为太学博士。因越境出南京见苏轼,改颍州教授。绍圣初,又因进用不由科第而罢归。元符三年,...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宿云护朝霜,秋阳佐残暑。


蝇痴驱复来,汗下拭莫御。


庭梧自黄陨,风过成夜语。

物微趣下世不数,随力捕生得称虎。


匿形注目摇两股,卒然一击势莫御。


十中失一八九取,吻间流血腹如鼓。

良贵官何与,长年死不亡。


身须御魑魅,气已慑豺狼。


不尽胸中蕴,犹堪地下郎。

我无置锥君立壁,舂黍作麋甘胜蜜。


绨袍不受故人意,药饵肯为儿辈屈。


割白鹭股何足难,食卢鹚肉未为失。

九里山前千里路。
流水无情,只送行人去。
路转河回寒日暮,连峰不许重回顾。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湖上难为别,梅梢已着春。


林喧乌啄啄,风过水鳞鳞。


缘有三年尽,情无一日亲。

故国山河在,新堂冰雪生。
万家和气贺初成。
人在笙歌声里、暗生春。

秋光烛地。
帘幕生秋意。
露叶翻风惊鹊坠。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朝下公门不曳裾,身宽心远等林居。


传家声烈三公后,贮腹平生万卷馀。


藤架倚春听语鸟,石池迎日数游鱼。

早闻英气擅家声,晚得诸郎识老成。


可恨治朝无此老,却嫌晚进不同生。


足知落笔千言疾,尚想挥毫一坐倾。

一麾出守自多奇,四十专城古亦稀。


解榻坐谈无我辈,铺筵踏舞欠崔徽。


的桃作剧聊同俗,遇事当前莫后几。

孤身十载客都城,白社双林讳姓名。


授馆不为他日计,解衣真出故人情。


翘材必定延枚叟,宣室终须记贾生。

多方作计老如期,百疾交攻遽得衰。


晚有胜缘逢异士,生须快意阙前知。


迫人鬓颔纷纷白,临事回迂种种迟。

中年为别不堪忧,束发登门到白头。


南省望郎仍国士,东方千骑更吾州。


彭翁老寿终遗骨,燕子飞来只故楼。

两疏父子共含香,不独家荣国有光。


剩欲展怀因问疾,孰知相对只衔觞。


年侵身要兼人健,节近花须满意黄。

颍阴为别悔匆匆,十载相望信不通。


晚遇圣朝收放逸,旋遭官禁限西东。


又为太守专淮石,剩喜郎君类若翁。

法筵应供赖三车,堆案抽身辍算沙。


破暑好风开乐国,脱尘新句散馀霞。


僧奁手汗空留迹,佛几堆红拂委花。

平生鲁国老先生,晚见诸郎识老成。


怪有武功蒙宠锡,果缘阴德贯神明。


金池已作归田计,玉版方书济物情。

衣冠鲁国动成群,忧患相从只有君。


落笔如流宁蹈袭,行前应敌却纷纭。


愧非伏老成和伯,喜有侯芭守子云。

登高能赋属吾侪,不用传杯击钵催。


九日风光堪落帽,中年怀抱更登台。


江山信美因人胜,萸菊逢辰满意开。

老气峥嵘盖九州,治声腾涌逐双流。


向来置醴蒙殊遇,此日弹冠愧少留。


千里山连环故国,中秋月好傍黄楼。

持节还家未白头,有亲八十更何求。


又须急诏登天去,不为寒乡尽岁留。


四著儒冠甘送老,数经奇运得销忧。

邻里相望信不通,时因得句寄匆匆。


画楼著燕薰风里,杨柳藏鸦白下东。


度日守窗令节换,经旬无使觉门空。

阙然声问略相同,百里之间一水通。


春兴多多高纸价,愁怀一一逐归鸿。


不忧寒饿成吾老,稍喜朝廷记此公。

与世相违孰自量,资身无策漫多方。


逢场作戏真呈拙,误笔成蝇岂所长。


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重门杰观屹相望,表里河山自一方。


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南山楼观插穹苍,林杪青灯出上方。


形胜自如诸老逝,功名随尽二流长。


马游从昔哀吾老,王粲当年赋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