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攽

宋临江军新喻人,字贡父,一作戆父、赣父,号公非。刘敞弟。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历州县官二十年,入为国子监直讲,迁馆阁校勘。神宗熙宁初同知太常礼院,以反对新法出知曹州。哲宗元祐中召拜中书舍人。博览群书,精于史学,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扬越旧秦兵,苗颁尚禹征。


初惊一使任,那用万人行。


友户凝昏祲,沧波触骇鲸。

薰风四月树阴合,无事高眠昼漏长。


觉后已疑人世改,起看林影上东墙。

营居依蓬茅,在我颇显敞。


阳晖馀朝温,野景有远想。


年华无淹停,俯首已古往。

洛河严鼓夜方中,上马西郊满面风。


照野月华铺水白,转山银烛列星红。


视祠太一观爟火,从猎长杨赋射熊。

虽勤车马役,而与故人同。


濯热宜清洛,忘饥为碧松。


御风思御寇,缩地忆壶公。

锦筵火齐砌金盘,五月甘浆破齿寒。


南国已随朱夏熟,北人犹指画图看。


烟岚不续丹樱献,玉座空悲羯鼓残。

天寒不成寐,看雪坐清晨。


默怪人声绝,都迷物态真。


璇宫寒烁目,琪树静无尘。

花胜已宜春,剪彩更为人。


风光今日好,颜貌一时新。

灌婴台畔路憧憧,寒食追游喜退公。


堤柳媚烟行细绿,野桥横水阵残红。


秋千冷扬梨花雨,蹴鞠高腾燕子风。

日落山气改,汀洲寒雾生。


深沈转墟落,迢递失重城。


树里迷人语,沙头见火明。

一雨池塘水面平,澹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柿红梨紫漫山熟,冷雨萧萧落乔木。


东田收谷亩数斛,筑场敛积高如屋。


柴车斑斑黄犊健,丁男肩涧儿指秃。

三径积荒草,玉棺不上天。


初疑青竹葬,有值吴门仙。


妻子同脱屣,衣冠如蜕蝉。

众树日改色,凉风下萧森。


乔柯无定枝,存叶非旧阴。


白露变凝霜,百芳从此侵。

静夜收众响,南轩卧虚寂。


繁星粲文具,初月悬星璧。


流萤急自照,露华重已滴。

蒸暑淹南国,季秋如长夏。


炎凉乱平分,天地错常化。


短日回朱光,六龙顿其驾。

高楼亦炎蒸,况乃楼之下。


念彼生民微,累累尽蜗舍。


上天无清风,何以逃永夏。

窄地穿茨拙,高城晚日斜。


竹篱侵水面,溪女浣汀沙。


老树垂朱实,悬藤结白花。

朝阳升空天气新,荒郊落叶寒纷纷。


溪源流潦不可渡,知是蜀山前日云。

一溪分百泉,一泉流十家。


恶竹莽连云,古树横带沙。


鱼子戏稻秧,凫雏唼荇花。

贵公孙子族关西,失路青冥翅羽垂。


当世朋游皆父行,古人方略足肩随。


薄材老去欢倾盖,直气交新喜尽规。

高高嘉树阴,下下修竹林。


水光摇日影,人语乱鸟吟。


兴适尽佳境,有逢皆会心。

升曦上南山,千峰云碧明。


晨风激寒水,琴瑟环佩声。


蚕老桑柘空,麦熟黄鹂鸣。

岂有多方书五车,尔来留意就丹砂。


谁将饱食仓中鼠,换取红莲火里花。


三顾祇能矜彼善,万钟多不悟堪嗟。

夕阳下西山,反照林杪赤。


初惊秋事早,远见霜叶色。


山林得吾心,消散理轻策。

放逐朝恩本自优,衡山犹是古荆州。


百年生计羞蜗角,九品人情看马头。


炎瘴还归君不恙,风波别去我离忧。

使节皆穷浊水源,降羌系踵慕称藩。


强颜假守真无补,取笑高人不惮烦。


岂有天池容斥鴳,莫将沟断比牺樽。

越纸题诗寄我来,君家八斗定多才。


冰清玉润高风旧,白雪阳春病眼开。


长见夔龙参浚哲,不闻徐乐避雄猜。

退尺无缘复枉寻,信书那免不通今。


争评玉价应输厚,能为鱼谋岂厌深。


待得散人如散木,敢论机械有机心。

丹砂未化不成仙,白发衰容五十年。


已自灰心当世事,更能回首大夫贤。


对棋可待矜无敌,读易聊须记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