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书云犹七日,阴极刚未长。
风吹六花开,飞舞隘穹壤。
一阳方欲来,和气已摩荡。
卷地颠风响怒雷,一宵天上报阳回。
日光绣户初添线,雪意屏山欲放梅。
双阙倚天瞻象魏,五云书彩望灵台。
竟日过从喜有馀,萧萧行李借僧居。
江云影落山窗静,野水光涵夜月虚。
石臼松烟和露捣,寒林柿叶带霜书。
百粤居炎荒,远在扬州域。
气蒸恒无风,三冬如六月。
地卑云雾饶,海阔天常湿。
疾风西北来,解舟楚门湾。
开襟欲忘言,喜折两袖弯。
朝辞戴氏子,暮见雁荡山。
去年坛津作初度,适与书云节相遇。
清晨宾从贺新阳,日午杯盘亦微具。
海亭宦客归来迟,薄莫北窗同笑语。
烟波荡荡寄闲身,筐筥携归色似银。
莫笑江湖钓竿子,担头挂得两全鳞。
河汉无云,淡月疏星,玉宇初澄。
渐金仙掌上,露华高洁,西风阵里,霜气崚嶒。
浪蕊浮花,狂茨怪蔓,此日纷纷一扫平。
秦望山头云气生,越王城下湖水平。
梅花欲放不尽放,雨色待晴还未晴。
铜驼金谷非故里,青衫白发徒虚名。
忆长安,子月时,千官贺至丹墀。
御苑雪开琼树,龙堂冰作瑶池。
兽炭毡炉正好,貂裘狐白相宜。
元良御极重群生,堂下栎椒恩亦并。
郊社牺牲皆俎共,乾坤风雨一犁耕。
虽然历世鞭棰苦,幸有明时爱护宏。
三径黄花地,玄冬且放黄。
岁寒争柏操,春近占梅香。
玉露天长湿,金精夜更光。
风雨抱琴良不恶,连床尤尽故人情。
书狂屡遣供佳札,饮少惟愁斗巨觥。
夜月忽于梅写影,寒云不碍雁流声。
再约提壶坐翠微,偶缘情话逗林霏。
已烦社老持觞待,先喜家童负水归。
倒载接䍦乘好月,闻钟篮舆恋清晖。
岩栖拟远人间世,翻为山深到日稀。
石室雨苔还绣几,洞门秋草欲钩衣。
旧邻饷客穿松至,幽鸟惊人绕竹飞。
桃唐烟水正迷离,几处亭台入画时。
岸上谁家夜吹笛,一轮明月照鸠兹。
秉烛相看梦寐如,鼕鼕街鼓报更初。
觥船棹后旗枪罢,小别还留兴有馀。
斑驳新霜点鬓丝,廉夫老去倦支颐。
玉山宾客休腾笑,铁笛当筵试一吹。
剧爱琅琊王长史,席间麈尾散风怀。
海东亦出栽花手,准备春来醉眼揩。
旧家门望盛何阳,早岁才名远擅场。
今日拍浮沧海上,阿谁能识鲁灵光。
珠海名家上将才,新从鲲屿射潮回。
羡渠意气饶魁垒,知自趋承朵殿来。
漫于人地指兜鍪,插架牙签富邺侯。
听取扶风豪士咏,建安横槊属并州。
冉駹西去倚长城,继起终童亦请缨。
忠孝合推名父子,一时低首李西平。
鸣镝声声斗射堋,输他猿臂挽强能。
个中柔燥谁堪喻,昨夜南山饮羽曾。
楝花风后刺桐霞,忽为萧骚感岁华。
一种金城司马恨,攀条无那复天涯。
流光能博几何欢,衿契相从慰岁寒。
底事沧洲不成趣,闻来须放酒杯宽。
西出郊原又一年,年年风景总依然。
峰回路转如屏列,野旷天低似笠圆。
白发渐添难却病,青镫相伴且题笺。
昆湖回望千岩隔,此去真成异乡客。
一关中断界滇黔,关内晴云关外雪。
长路漫漫雨雪明,销魂不待断鸿声。
廿五年华劫两经,果真坎坷午频丁。
层层山岳翻湖海,莽莽乾坤付醉醒。
厄闰黄杨惟及木,灾倾白屋剩残瓴。
清斋不为学长生,长跪高堂献芋羹。
歌罢《采薇》人尚少,肯因龙卧老躬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