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长安残漏促鸡鸣,一骑都门问去程。


离别不缘贫贱苦,绸缪难尽弟兄情。


河桥酒幔牵风起,水国扁舟载月行。

圣理济夷夏,边陲重镇绥。
藩臣分节出,佐政辟文帷。
君拔千人杰,民瞻一郡师。
乾坤开泰运,日月丽皇明。
圣主隆昌胤,贤王喜诞生。
虹光流远渚,星影焕长庚。
圣帝今何在,皇恩不可酬。
康平叨四纪,德业慰千秋。
刑赏天王政,奸谀遐迩休。
炎徼南荒外,瓜城绝塞边。
九夷今部落,六诏古山川。
土姓延窝泥,银生控濮铅。
野云招不来,白日驱易往。
昨夜梦江湖,得醉卧孤榜。
生本未解饮,觉来颜亦强。
摩诘负高致,画诗有遐托。
偶然郁轮袍,千载留愧怍。
文章自娱物,道胜等糟粕。
枉禄士所羞,被褐甘草野。
卑贫服常职,何间抱关者。
一朝树风声,谹谹动天下。
桐根半死生,嶰竹尚哀语。
恍焉吾仲来,相道别离苦。
方春各少年,庭下弄筝柱。
风霜日催老,仕隐聊食贫。
常言万事足,有子堪负薪。
岂期乔木摧,难酬顾复勤。
驱车大梁墟,黄沙蔽崇墉。
北辕指上京,离黍伤王风。
流光十载馀,迁革乃无穷。
鸡鸣梦乍回,百感集纷乱。
胡为识字年,使我入忧患。
韩檠声珢珢,阿父展颜看。
荏苒今日期,歌呼一尊酒。
门庭自融融,天胡独予厚。
阿母讶儿壮,去抱觉未久。
年光卅六旬,乐事多于秋。
何缘城市喧,得邻羊与求。
古来隐居士,乐复有此不。
万化托冥漠,畴能识其端。
草木共毛羽,所处各遂天。
我躬来何从,堕地三十年。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哪晓岁月蹉跎过,依旧名利两无收。
早年读「禹贡」,缅仰禹王功。
八载释玄书,四海尽来同。
稍长观史书,益慕禹王风。
自命贵不贱,持躬贵能约。
一侈百病生,江河为枯涸。
所以致远人,明志于淡泊。
生落古人后,忽作古人想。
古人在当时,谁知生景仰!
同居天地中,成材在所养。
宁为拙而直,勿为巧而枉!
常存不朽心,骨干自英爽。
半百新郎,转瞬耋年,阅三十春。
笑老夫落拓,砚仍磨铁,阿婆涂抹,鬓亦如银。
黻佩荣抛,糟糠味耐,留得沧桑历劫身。
当湖文献,论旧家应数,葛天苗裔。
余韵流风长不尽,见说是翁高致。
海国波涛,兵戈涕泪,回首都如寄。
一池风月送新凉,才见新株茁水央。
秋士生涯归冷淡,美人迟暮发容光。
星期天上通芳讯,花事人间重晚香。
淩波仙子隔银河,环佩迟来莫怨佗。
为俟良辰开粉面,果然如意发心窝。
凝妆不屑张红伞,点额还疑蘸碧螺。
屈指光阴卅载前,那知立校竟同年。
几经沧海桑田变,成绩依然盈万千。
依旧斜阳燕子楼,共谁把酒话闲愁。
韦娘去后西风老,烂漫黄花满院秋。
小雨班班湿画栏,一番重做杏花寒。
春衫拈起还慵著,却忆天涯客袂单。
楝花筛雪糁苍苔,人未归来燕已来。
满眼春惊连日老,两眉愁是几时开。
春娇残醉睡初回,索酒扶头强起来。
双蛾颦翠恨天涯,睡起蜂黄沁脸霞。
燕子日长深院静,东风无力到杨花。
压髻慵簪双凤钗,伤心羞觑合欢鞋。
折花暗卜郎音信,旋系罗裙走下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