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几榻临池坐,轩车冒雪过。


交亲致杯酒,僮仆解笙歌。


流岁行将晚,浮荣得几多。

长谣为子说天涯,四坐听歌且勿哗。


蛮俗杀人供鬼祭,败舟触石委江沙。


此身长是沧浪客,何日能为饱暖家。

父兄为学众人知,小弟文章亦自奇。


家势到今宜有后,士才如此岂无时。


久闻阳羡溪山好,颇与渊明性分宜。

浩荡去乡县,飘飖瞻节旄。


扬鞭发武威,落日至临洮。


主人未相识,客子心忉忉。

忆昨相逢论久要,顾君哂我轻常调。


羁旅虽同白社游,诗书已作青云料。


蹇质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

亚相膺时杰,群才遇良工。


翩翩幕下来,拜赐甘泉宫。


信知命世奇,适会非常功。

昔闻西竺言,于东有震旦。


百谷万古输,黏天浩无畔。


赤日蒸绮霞,光彩交凌乱。

近报昆冈亦被兵,知君抚剑气峥嵘。


夫差强弩风生海,姑蔑战旗云绕城。


天诏屡传宽宥下,王师行见扫除平。

匡山道士躯干小,豪气直压香炉峰。


池边咒剑出金虎,峡顶放船飞白龙。


老我每推诗俊逸,何时相见话从容。

我忆栝山老徵士,卷雾飞谈那可当。


高致何如漆园吏,幽居真是郑公乡。


未能即去楚氛恶,每一相思云树长。

怒浪蹙天摧漕舟,疾风吹雨黑中流。


海神跃马火明灭,龙伯钓鳌山荡浮。


安得灵槎通汉使,断无奇药采瀛洲。

紫宸归路接银台,复阁重门相望开。


浮俗共讥惟寂寞,高贤独肯少裴回。


照人珠玉惊尘骨,落笔埙篪写逸才。

春风过尽欲无馀,天禄花英玉不如。


闭户清台谁累汝,正应归舍悉焚书。

刚有峨嵋念,秋来锡欲飞。


会抛湘寺去,便逐蜀帆归。


难世堪言善,闲人合见机。

许浑诗后三百年,长啸空堂览旧篇。


落日孤城曾不改,曲池高榭复依然。


尘埃暂憩道路客,文雅相追今昔贤。

玉书金箓纪先贤,野老都无一二传。


石上剜苔寻古刻,岩阴开雪引灵泉。


销沈盛事堪长叹,料理闲情只自怜。

帝城何巍巍,九门十二衢。


飞观凌云表,王侯夹巷居。


它人盛驰逐,白日恣驩娱。

南岩元居大火功,霜寒松桂自青苍。


穿林马踏烟霞色,煮涧茶分药草香。


天畔星缠窥翼轸,雪馀风景忆朱张。

丹山碧水傲仙真,绝涧荒途隔世尘。


道学共尊胡父子,衣冠能避晋君臣。


长镵采药知何日,白发游峰有夙因。

岩松挺挺大夫身,石涧泠泠静者神。


云盖不迷韩刺史,书堂曾隐李山人。


英贤旧迹风俱逝,旌节初游雪正新。

蓝舆晓御八风轻,重叠青山接续迎。


画壁倚空看石势,玉琴喧涧得泉声。


人疑天上重开地,峰向云中自现名。

紫盖峰头弄白云,朱陵洞口谒玄君。


湘妃竹点苍梧泪,神禹碑传玉薤文。


未遂著书藏石室,空嗟提剑傍人群。

民生信多故,天道广且慈。


白日烛下土,回光彻幽微。


秉节历皇甸,四牡騑以驰。

置酒东城曲,广宴罗众宾。


玉樽湛清醑,鲙鲤办厨珍。


献酬一以渎,见子各谐亲。

严风切肌骨,大壑层冰坚。


百草悴中野,繁霜下青天。


念子涉长道,过家邈以绵。

楛矢恋急弦,大义难久安。


飘飘游宧子,岐路多离叹。


双鹄游河沚,飞鸣乐且闲。

矫矫双飞龙,蟠彼洪川扬。


歘乘风云会,羽翼周天翔。


与子生南国,丱角两颙昂。

碧崖道士拍洪肩,白水真人觅玉泉。


我似东轩无一物,阁山风月不论钱。

风气凉凉水气清,白榆如玉绛津明。


横江渡口晚潮退,采石矶头凉月生。


远道迢迢蝴蝶梦,旧涯历历凤皇城。

别馆依泉石,方舟集俊英。


陈诗吴季子,讲业鲁诸生。


云树空中影,笙歌水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