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边送我赴瀛洲,风物萧萧又见秋。
百岁能禁几回别,此生已是十年愁。
塞鸿自觉东南远,汴水谁教日夜流。
东溪自是老林师,千偈澜翻独此时。
尽判百家无好句,故教二子亦能诗。
逢迎蜡屐应班草,奔走芒鞋愧采芝。
东门问来使,晚岁许相迎。
野树悬云气,江波挟雨声。
虎饥寒更出,驴瘦滑难行。
日晚北风起,少年方远游。
徘徊上谷塞,眺望黄河流。
峥嵘十月冰,朔色压九州。
翠微深处隔红尘,骢骑联镳访白云。
山隐朝裾增地望,星飞使节动天文。
题诗只许幽人和,笑语惟应上界闻。
晴日春态深,寄游恣所适。
宁妨花木乱,转学心耳寂。
取性怜鹤高,谋闲任山僻。
昔年登眺与君同,万丈挥毫洒碧峰。
佳节偶为应内热,新篇连惠觉情浓。
名山到处多遗事,蜡屐何人识旧踪。
山寺鸣钟客赋诗,登高还忆去年时。
秋光渐满十分候,野兴独无些子儿。
白酒似知供眺览,黄花若为遣衰迟。
心何役役步何迟,南望前川有所思。
诸老开樽应念我,几回推枕未成诗。
霜团野菊初开朵,春上江梅最老枝。
一水人间宛隔天,海龙长护上方禅。
冥丘观化俄生柳,劫火经烧忽涌莲。
潮落夕曛黄木口,露浓春曙素馨田。
曾约愁猿使入林,蕨薇孤竹到于今。
萧疏肯下岘山泪,淡宕徐闻贫女音。
兰茝何知媒鸟径,篪箫不隔沅江浔。
芙蓉木末吹参差,鳏凤雌龙喟碧涯。
树介孤生无侧理,女贞内美自秋怀。
涉溪以远虎三笑,逃竹于幽绿一斋。
不为兰伫结芳迟,石介螾舒信所司。
便化邓林犹作杖,即飞海水尚支祈。
龙威别錾文章岭,玉笥长沦忠孝漪。
筇痕鹤迹上冰苔,芳草无繇寄所思。
月吊桃魂依水骨,石鸠云族到山眉。
灯花泣照离骚字,鬼火青凉北海祠。
峨弁千峰倚天碧,上有修筠材可笛。
月明三弄面巉岩,惊起哀猿啼峭壁。
儿童斫石攒青瑶,寒林萧萧吹堕樵。
闽谱余尝第状元,年来虽见仅名存。
贡存天宝犹徒扰,赋似相如亦妄论。
每羡朝阳私沃壤,正愁秋雨妒芳樽。
立马江头一黯销,晓光浮动十分潮。
西陵送目仙舟去,铙鼓旌麾迤逦遥。
野趣风流属此辰,帝台高会敞重茵。
绛囊为佩仙萸密,绿酝飞觞寿菊新。
兼豆丰盈尧箑馔,雅歌清壮汉营人。
君家在山南,我行在山北。
山如碧连城,千里万重隔。
我行君不知,乘冰赴异域。
追送无从谩寄诗,道间安稳我能知。
情怀亦似居家乐,笑语依然奉母慈。
巴水柳风新霁后,钱塘花雨暮春时。
羹藜寂寞天随子,换酒风流贺季真。
淡水论交自忘味,道腴充实不知贫。
万钱纵侈轻豪贵,三寿优游萃燕宾。
轩渠许序索诗催,别后东园不寄来。
几度将心付潮去,夜深和月又飞来。
塘蒲翳晨绿,径卉分春妍。
入门见龛灯,白日如悟玄。
我从落喧嚣,净地长无缘。
空野平无盗,长河冻绝船。
城中未可去,江上正堪眠。
饱饭何曾缺,烧柴不费钱。
春明假上方,西轩恣偃息。
惠风集菩提,钟磬闲巾舄。
使君罢循州,蚕丛开棨戟。
我家古瀛海,平地无寸山。
北行到京国,始见翠扫天。
往来咫尺地,不及穷跻攀。
相逢驿西路,交深难别离。
市桥同水泊,风雨独何之。
江黑一帆没,夜寒孤梦迟。
炬云千万缕,来往若乘风。
赤散渚宫北,青归沮水东。
侦流饮马去,窥垒语乌同。
岳阳城郭枕寒流,天下江山第一楼。
双鬓远携苍洱雪,三年老傍洞庭秋。
云烟每向忙中度,筋力都于懒处休。
习池旧侣已萧萧,空返山阴雪夜舠。
郭泰亭中知迹少,袁宏江上有人招。
青藤翠筱封蛛网,细雨疏镫梦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