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徵兵转饷日何穷,少府金钱尽废供。
不见犁庭歼丑虏,惟闻弃甲走元戎。
摧残禁苑煤山火,零落朝仪建业钟。
空斋卧病雨潇潇,虚负诸君折柬招。
芳杜欲搴应恨晚,羽觞重泛岂云遥。
踪如萍水多离合,身似林柯半谢凋。
归雁度欲尽,芳草萋以合。
行歌谷风徐,于喁互相答。
祛俗匪自力,清旷承延接。
羲和鞭日日已西,金门理楫乌鹊栖。
满张云帆夜济海,天吴镇静无纤翳。
东方蟾蜍照颜色,高低万顷黄琉璃。
雪色凝空路百盘,十年三过一登难。
驽骀那复胜鞿靮,后鹘何当借羽翰。
汉畤秦碑思帝子,金函玉检记祠官。
夜来风雨,信天涯、一样清明寒食。
冶翠娇红浑见惯,梦里乡愁如织。
冢卧狐狸,灰飞蝴蝶,到处残鹃泣。
倚楼怨别,甚送暝关河,去鸿都杳。
暮寒更峭。
怕吴霜短鬓,冷笳催老。
小别悲同永诀看,当年闻语泪先潸。
国门一出成今日,泉路相思到此山。
月魄在天终不死,涧流赴海料无还。
谁谓江海深,不知涕泪多。
谁谓长安乐,愁思当奈何。
长安多贵游,骏马横经过。
鲜鲜踯躅花,得得栗留声。
膝前四儿女,竞作嬉春行。
焉知我心深,忧愁不可名。
帘帷风暖暮春初,与古相亲与俗疏。
几帙残篇尘短榻,半峰晴翠落衡庐。
愁同溪水流难定,心似窗蕉卷未舒。
上流舟不来,下流舟不去。
一闸横中间,齐唱公无渡。
天厄饥驱人,无适非窘步。
江上清香隔水闻,林间不见雪纷纷。
春寒忽忆登山屐,归梦犹寻谷口云。
我学如畎浍,纤流未距川。
何如作难邑,衮衮膏火煎。
学力未纯固,诚不能不迁。
结庐兄弟近长安,弊却儒冠竟不弹。
自茹芝来轻汉召,肯将瓜去博唐官。
贫多乐事清无尽,手写新诗墨未干。
山人以山字,在世辞世諠。
不改箪瓢乐,而为风雅言。
庞公鹿门宅,陶令柴桑园。
百粤居炎荒,远在扬州域。
气蒸恒无风,三冬如六月。
地卑云雾饶,海阔天常湿。
夜醉重峰酒,晓行游径霜。
急风来广漠,初日在微茫。
交臂恨相失,思君还自伤。
年华逝水故相临,节序循环岂易禁。
芦叶汀洲迁客梦,菊花篱落故园心。
长筇曳曳风生袖,破帽翩翩雪满簪。
四事难并举世闻,登高今喜夹河滨。
美哉陶令杯中物,老矣长安陌上人。
江限华夷晴浩渺,山磨今古暮嶙峋。
散材生世元无堪,强持陋质偕楩楠。
年馀耳顺雪垂领,误承任使来江南。
公庭日午了官事,西州散步成奇探。
贫居稍与池塘近,旬日轩车不降来。
一树琼花空有待,晓风看落满青苔。
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
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
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
夕阳不可住,回首隔仙凡。
齿漱端溪水,诗留副巉岩。
涛欺将塌岸,雨阻欲归帆。
一奉严纶返故林,无如苍赤系情深。
相依未许歌骊曲,对镜惟喧投辖音。
宦迹去来原自古,滇云惨淡独伤今。
自惭薄劣应投林,父老何因依恋深。
卧辙几挥痛哭泪,攀辕叠写哀鸣音。
甘棠遗泽殊亏昔,蛮海怀音又见今。
淞阳之居何处寻,展卷聊复尉幽心。
门前莺去春事毕,屋里雨鸣江树深。
微茫汉月堕燕草,窈窕吴成越吟。
剑合当年意气亲,长安落落愧延津。
如云计吏疏还散,似水交情淡更真。
天上银青椎妙□,人间金紫让亲臣。
腊残同作客,除夕忽闻雷。
震厉电光闪,横空风雨来。
春归似觉早,天意固将回。
群玉峰西一片霞,游人为说是莲花。
可怜不得同船采,今夜秋江月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