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共水同舟伴谪居,海天春色尽涵虚。


蛮方故启流官路,汉史终收痛哭书。


蜀徼山高常戴雪,滇门池苦亦生鱼。

比邻西郭一鸡飞,小栋明诚十步违。


卖与汤郎知有意,藩篱通了即书帏。

骑牛以问牛,牛在宁他求。


即此斋戒心,便与神明游。

问道三千程,斋戒三阅日。


斋斋致太虚,白日生尔室。

汨没嗟来久,前儒与后生。


争矜腐鼠得,谁逐冥鸿征。


默坐蛩秋语,窥书萤夜明。

齿长愧一日,经传在两生。


摄衣常共席,连茹亦同征。


夜露澄杯气,秋河澹月明。

江山百里馀,相得肯相疏。


寄雁苦无便,遗鱼俄有书。


心能谦以下,义得兑之初。

半生繁会想梨园,醒耳秋风凤语弦。


我亦秦关归未暇,故都休说汴河边。

程子过我庐,俯首发悲叹。


前年遭兵火,故业委涂炭。


乡邦更疫疠,骨肉尽离散。

何年老乌龙,排山折其角。


渔人网得之,澄渊起雷雹。


异物世常猜,神光夜潜觉。

崇师金声,居士玉振。


芝兰道同,万涂一进。


妙语领略,后学标准。

弘景挂冠永明年,筑楼三层家政传。


俯听松风辄欣然,时人望之疑是仙。


天教轻捷游方外,自喜向来不为宰。

埃尘留病枕,霜雪听晨征。


出谷莺声早,飞云鹤翅轻。


寒郊亦常日,物色自离情。

五月榴花照午时,三年知汝忆亲闱。


小笺写赋随香到,信是今年已庶几。

乾坤高厚爱无偏,罪大其如未许怜。


莫向岁时加念我,共须忧畏补前愆。

乳燕飞飞竹色深,阿枢娇贺想同斟。


要知此日妇姑意,便是南方子父心。

少文自昔耽卧游,徐卿东来何所求。


穿云漱石不知暑,碧草青萝今始秋。


大风欲拔众山去,骤雨如决千江流。

垂杨孤骑出江门,西望钟山帝极尊。


万里浮云摧短剑,千峰秋色起中原。


及时风雨一何急,入夜蛟龙任自翻。

长江万里岷峨来,奔流到海如奔雷。
江边山际乃有镇江府,襟喉三吴百粤何雄哉。


况迩南都根本地,掌司筦钥须英才。

父老依稀说六朝,当时伯气巳全销。


新亭别泪何须堕,古井妖魂不可招。


爪步客帆朝带雨,长干僧艇晚随潮。

云中双阙俯秦淮,天外三山对凤台。


二水合流趋派去,六峰飞翠过江来。


金陵王气千年盛,钟阜晴云五色开。

钱塘江绕吴山翠,相望隔天涯。
镇海奇观,泛浙佳兴,尽属谁家。


闻说王郎,翰林孙子,四十年华。

香实垂垂带露滋,丹青摹出压阑枝。


江南江北花相似,白日看云一赋诗。

秋高凉露洗炎歊,月朗风轻雾气消。


天上玉楼开宝镜,人间仙客遇蓝桥。


诗从古调惊春雪,路藉南行叹黍苗。

婉娈峰头片玉明,馀光千古落东城。


才名泮水夸年少,宦业云衢属老成。


五色共知经眼误,一尊还许对花倾。

新雨长安不动尘,联翩驿骑向江云。


更生旧业留天禄,桓典清风肃惠文。


镜里秋毫知历历,壁间幽蠹漫纷纷。

我家石井旁,山水非不奇。


所恨过从少,无与同襟期。


独幸里巷间,高僧有二机。

凫鸥两闲暇,知我无机心。


跃渊宜自在,直莫上钩金。

垂钓与施食,乃是两般心。


莫作鲁人意,公张取百金。

观鱼最是乐,莫作羡鱼心。


退而能结网,所得过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