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紫骝借得将军马,垂柳西湖第一桥。


欲傍酒家做寒食,腐儒何日有狐貂。

见山堂上山如画,二十年前曾客来。


风絮满城归不得,江南老却贺方回。

茫茫湖海传知次,落落文章健羡间。


肮脏功名何物忌,畸零天地一夫闲。


人遐尚想梁间月,地隔聊移纸上山。

海东之,兄弟三人如凤凰,胸臆羽翮皆文章,九年三入天门翔。


伯冲天,季惊人,一日四海皆知名。
东之之文五色云,见者眩晃生眵昏,三进三已之,了若耳不闻。

中国人俱化,东夷贡未修。


圣君能大勇,沧海即浮沤。


貔虎当前队,鱼龙据上游。

长安经岁别,日日望春归。


不及随阳鸟,双双又北飞。

百里山河外,孤城雨雪中。


迁莺犹未起,应是待春风。

浮生能几见,孰谓别离轻。


远道惟长剑,寒宵共短檠。


旌旗临汉水,雨雪度秦城。

烟草长洲苑。
渺姑苏、旧游麋鹿,岁华云晚。
多少吴宫花月恨,春去春来不管。

平生山水癖,妙处只自知。


夙约常寡味,邂逅惬心期。


幅巾与藜杖,安步随所之。

郑綮骑驴雪故来,无功行树及春栽。


沾濡立爱新松色,泠冻回惊早杏开。


密片深当红蕾集,寒声虚带翠蕤回。

夫子道不行,尝欲居九夷。


乘桴浮于海,从者其为谁。


历聘尝之荆,岂亦游坤维。

萧骚两岸落秋蓬,楚水西流不肯东。


好酒但须知妇有,新凉莫问与谁同。


片心置向嚚尘外,万事留将醉眼中。

辟书几日到林间,行李乘秋上庾关。


已报炎荒开相府,定求药物驻仙颜。


宾厨盐送银花白,使舶香分锦鹧斑。

十年别去蜀川路,万里相逢庾岭阴。
年齿幸同怜我老,宦途暂屈惜君深。
莫轻南海烟岚地,总是东坡旧墨林。
七十二泉天下奇,尽
翡翠钩寒陪晓月,珊瑚枕净揖高丘。
人间聚散何须问,梦断西陵更送秋。
岷峨晴翠落鲸波,牛斗灵光出太阿。
万里风烟归揽结,三川麟凤入搜罗。
花明帝里春将近,云绕乡山路不多。
即看真气又临关,六传风云不可攀。
积瘴望中铜柱日,乱峰明处朗宁山。
相才岂颖能淹骥,蛇笏推宁自一班。
姓名已上古灵章,却忆江南水竹乡。
忧似唐衢无涕泪,古松阴里啸声长。
老来方恨少知音,忽报斯人又陆沈。
万里枯槎空一水,百年敝帚独千金。
唐衢泪尽江湖远,李渤盟寒岁月深。
受业师高第,居官郡右曹。
掾非蛮语得,才有鹗书褒。
会是人难及,胡然力独劳。
秋日都门杨柳稀,离杯才罢俨骖騑。
太冲作赋三都重,司马题桥万里归。
下峡涛声随处有,连云树色望中微。
西山郁高寒,青绕燕代阔。
我行春已深,絮纩尚未脱。
平生四方志,眼底才圭撮。
穷猿凭险弄干戈,五月楼船奏凯歌。
自古蛮夷多反侧,只今州县重差科。
汉家循吏文翁少,亮府谋臣马谡多。
柱史园池万竹斜,小罗山下岸乌纱。
晚畦刈罢还抽叶,秋径归来未着花。
不用平泉繁草树,谁言蓬海剩烟霞。
仙掌高寒日欲低,宫臣恩赐返巴西。
好从紫禁辞金马,闲对青山咏碧鸡。
燕峤别时犹雪色,锦城归去有莺啼。
因循海外客,乘春得归遂。
三月挂蒲帆,岂不竞便利。
海平若明镜,毛发纷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