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曾闻古侠士,相送白衣冠。

洒血今何地,红殷罟汉冠。


云台图画杳,雪窖梦魂宽。


岂望黄羊乳,无劳白鹿餐。

乾坤竟如此,刺眼尽猴冠。


射昴天方醉,骑箕地较宽。


难中惭馆榖,梦里忆堂餐。

迎春避腊不肯下,欺花冻草还飘然。


光填马窟盖塞外,势压鹤巢偏殿巅。


山炉瘿节万状火,墨突乾衰孤穗烟。

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
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
百二山河空壮。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
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

出山更回首,日暮清溪深。


东岭新别处,数猿叫空林。


昔游有初迹,此路还独寻。

谁识这风狂,谁识斯三哲。
恰遇炎蒸得清凉,正寒也、成温热。


因仰至人言,遂获真仙诀。

截湾冲濑片帆通,高枕微吟到剡中。


掠草并飞怜燕子,停桡独饮学渔翁。


波涛漫撼长潭月,杨柳斜牵一岸风。

马首寒山黛色浓,一重重尽一重重。


醉醒已在他人界,犹忆东阳昨夜钟。

屋下疏流水,屋上列青山。
先生跨鹤何处,窈窕白云间。
采药当年三径,只有长松绿竹,霜吹晚萧然。

归计信悠悠。
归去谁留。
梦随江水绕沙洲。

尽日东风吹绿树。
向晚轻寒,数点催花雨。
年少凄凉天付与。

短棹轻舟排办了。
歌声断、晚霞残照。
红蓼坡头,绿杨堤外,离恨知多少。

浮天渺渺江流去,江流送我归何处。
寒日隐虞渊,虞渊若个边。


船儿难倒转,魂接冰天远。

万草千花点缀新,翩翻长曳地衣尘。


却嫌重累难胜舞,笑把春衣借与人。

西去曾游王母池。
琼苏酒泛九霞卮。
满天星斗如堪摘,遍体云烟似作衣。

雨后青山色更佳。
飞流瀑布欲侵阶。
无边药草谁人识,有意山花待我开。

野径春来草放齐。
碧云天晓乱莺啼。
紫笙吹彻缑山上,清磬敲残鹫岭西。

春雨山中翠色来。
萝门攲向夕阳开。
朝来携伴寻芝去,到晚提壶沽酒回。

一卷楞严一炷香。
蒲团为伴世相忘。
三山碧水魂非远,半枕清风梦引长。

寒风相送出层城。
晓霜凝,画轮轻。
墙内乌啼,墙外少人行。

看斜阳一缕,刚送得,片帆归。
正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
依稀是谁相忆?但轻魂如梦逐烟飞。

天到荒寒地,山犹懒刻镂。


沙蒙惟见日,树瘦尽如秋。


长路漫漫苦,斜阳渺渺愁。

吹面风多冷意酣,潇潇寒雨滴重檐。


宵来一醉长安市,竟夕相思大海南。


遍插茱萸偏我少,无端萍梗为谁淹?


故山岁岁登高去,蟹熟垆香酒压担。

月黑霜凝点客衣,寥天雁影乍南飞。


一池水问干何事,万里风劳远送归。


测镜回看星贯索,解装待问石支机。

居者与行者,劳劳同一叹。


天恩才咫尺,民气不衣冠。


地况穷荒远,人兼琐尾残。

唐魏风同俭,幽并气不豪。


龙衣将瓦覆,牛矢压墙高。


忧患家多口,荒凉地不毛。

绿树如云拥,门前百尺桐。


吾家正溪北,有弟住墙东。


尽室团圞乐,行人梦寐中。

始识风尘苦,吾生第一回。


斗星随北指,云气挟东来。


走竟偕牛马,臣初出草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