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弹琴江浦夜漏永,敛衽窃听独激昂。


风松瀑布已清绝,更爱玉佩声琅珰。



自从郑、卫乱雅乐,古器残缺世已忘。

双鹤分离一何苦,连阴雨夜不堪闻。


莫教迁客孀妻听,嗟叹悲啼䛏杀君。

江流浩浩群动息,琴声琅琅中夜鸣。


水深天阔音响远,仰视牛斗皆从横。


昔有至人爱奇曲,学之三岁终无成。

秋庭听雨断人声,凉入衣裾秋意生。


临水登山送归语,怜君解有许多情。

客中久不闻丝竹,此夕逢君吹紫玉。


断猿哀雁总惊啼,我亦无端泪相续。


数声袅袅复呜呜,散入寒云细欲无。

小雨江天倍渺茫,翩然有客度鸣榔。


坐来知己忘觞薄,话到英雄看剑长。


残角分明悲渤海,孤篷辗转忆潇湘。

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


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

燕堂曾许陪真赏,似识唐昌一树花。


鹤骨松声公耐雪,龟肠蝉腹我羞茶。


星弰万点疏还密,月帔千寻整复斜。

路入黄梅静晓闻,松风随地拂禅云。


秋声半老人间世,天籁长归物外群。

清歌一曲暮云长,秉烛呼卢万事忘。


朱履三千回别院,金钗十二照华堂。


谁言工部生来瘦,漫说司空见后狂。

楼船明月夜如霜,一曲清歌赵五郎。


贪听阳关第三叠,不知行色在吴阊。

鼓瑟吹笙夜未阑,狂歌醉舞烛花残。


清光琥珀浮金斝,逸响珠玑坠玉盘。


细柳生风回绮席,丛篁扶月上雕栏。

一径蓬蒿入,层台面绿波。


客携桑落酒,人倚柘枝歌。


夕露更衣堕,晨星襆被过。

淅沥松厅夜,空山一样声。


冰霜元自劲,水月更添清。


衾薄难留梦,窗虚易得明。

凄凄暮雨滞南鸿,冷翠幽香对菊丛。


三径已荒摇落后,半生多在别离中。


自甘署冷容官拙,敢谓诗穷得句工。

菊花还似故园黄,遥忆东篱水竹旁。


着雨繁英如有泪,悲秋迁客岂无肠。


羁栖远国身仍寄,磊落雄心老更狂。

客有迷津叹,那堪暮雨时。


篷声兼棹响,云脚带帆移。


节序催新历,壶觞对故知。

驾鹤峰头月上时,瘗龙塘下客行迟。


十年杀气何时息,万里流光有所思。


北去雁鸿天似水,南飞乌鹊夜多枝。

急雨淙琤打轿檐,绿荷声里下湖船。


时时更把山矾嗅,岩桂香中八月天。

黄冠家万里,忽此动瑶琴。


岁暮多风雪,天涯少信音。


凄凉当日事,寂寞此时心。

常期计已过花朝,因闰称元再此宵。


灯焰明因离月晕,歌情妙不借笙箫。


驻颜酒当三千核,取景人疑廿四桥。

鹦鹉杯浓醉复醒,琵琶调急弄还停。


小童曲奏凉州伎,上客欢留陇水听。


远浦霜横烟漠漠,空江月落风泠泠。

昔有秦台客,遗氛住绛霄。


忽传飞凤引,独下彩云朝。


奈此远游意,怅然仙路遥。

静眠蓬底听吴歌,忆著农家事几何。


计亩分秧时雨足,涤场砻米晚凉多。


牛羊各队趋荒野,鸡鹜成群啄滞禾。

燕京今夕是何夕,一阳将动宫墙柏。
至尊誓戒率百辟,圜丘奠玉思奏格。


学省诸臣不遑息,严趋并集戟门掖。

蒲萄绿酒黄金卮,吴趋越歈多妙词。


歌喉复见薛车子,曲谱似传杨叛儿。


绝代佳人不易得,楚妃堂上无颜色。

江风袅袅江月斜,一曲犹闻玉树花。


莫问南朝歌舞日,尊前谁似李明霞。

二十年前李节筝,吴郎今有陇西生。


陇山鹦鹉陇头水,散作歌喉窈窕声。

客子满堂笑,主人情未央。


虽则情未央,隐隐摧心肠。


但怜歌者苦,未知听者伤。

狂士自有真,士亦未易狂。


高会亦有需,为乐未易量。


美酒买十斛,玉笙置两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