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衰朽拙自将,蕴积成中病。


掩扉卧小榻,安养惟便静。


遥知良友集,郁若荀陈盛。

云中子,是苏公,听予休要头髼松。
顶华阳,巾九峰。


当行化,代山侗。

客行岁云暮,孤舟冲北风。


出门何萧条,惊沙吹走蓬。


北涉濉河水,南望宋王台。

城郭经寒近佛生,偶来高顶作山行。


竹房冷落无僧在,独倚阑干听晚莺。

天下皆忧得不忧,梧桐暗认一痕秋。


历历四更山吐月,悠悠残夜水明楼。

乐天知命夫何忧,不道身如不系舟。


万折山随平野尽,一轮月涌大江流。

艾师艾师古中黄,肘有补注明堂方。
笼有岐伯神针之海草,箧有轩辕洪炉之燧光。


针窠数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铜人孔窍徒纷厖。

相逢地下果何如,自谓情钟亦太愚。


未必珠能空老蚌,岂期玄不与童乌。


且怜商也无三罪,尚喜徐卿有二雏。

自扫涧边叶,闲通石上泉。


绿蒲向深处,幽响忽琤然。


题字扪青壁,长歌入紫烟。

畏途暂喜出深山,僻地初便候野关。


逖矣风尘千嶂外,依然兄弟一堂间。


共寻绝涧樵薪去,相望空村负米还。

丹凤城南祖席开,使君行色晓星催。


蓟门旌旆乘空下,海岱风云入郡来。


退食还披龚遂传,振衣应上鲁连台。

累土成崇丘,师师固多益。


年来此义微,反面交相贼。

极昭风云允,后至名德高。


春寒忽入梦,斯语何由豪。


书者曰杜晴,弗谛为谁曹。

独将礼乐付程仇,房杜无才阐大猷。
可惜唐家三百载,声明文物愧宗周。
龙蛰河汾道不行,吁谟经济授诸生。
由来房魏皆卿相,共辅文皇致太平。
君子固无患,虽有亦何病。
公偶无妄疾,居养仁者静。
怀贤本心服,非由誉望盛。
大道本无象,真性亦非空。
其中造化有无,无有混玄同。
透得玄关一窍,便好回头下手,静里要勤工。
瑶池先进汉江卮,转眼增筹十载期。
初拟高盟循洛下,那知清宦隔天涯。
三台元属君家旧,七帙犹耽吏隐奇。
凤翥何妨借棘栖,西江治谱正堪携。
清风两世遗芝峤,白发孤舟下葛溪。
丞况可知廉似许,宦情犹信懒如嵇。
沐雨驱车涉败桥,平原渺渺涨江潮。
华容葭苇凭谁燎,赤壁艨艟徒自烧。
一路规啼情悄悄,九皋鹤唳思摇摇。
翩翩旌旆出皇州,瀚海昆仑是昔游。
塞外风云随使节,天涯霜雪敝征裘。
还家不论千金橐,佩印须为万里侯。
龙门文中子,抱道不出仕。
其徒数十人,受学皆正士。
天之生才非偶然,佐命兴国资群贤。
雪白霜猿久已灵,江山但觉有馀清。
优游此地不常出,皎洁一身能自明。
高挂岂知神气王,仰看谁为骨毛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