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小竹围庭匝,平池与砌连。


闲多临水坐,老爱向阳眠。


营役抛身外,幽奇送枕前。

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


拂牖分龙影,临池待凤翔。

岸曲丝阴聚,波移带影疏。


还将眉里翠,来就镜中舒。

吾宗有东野,诗律颇留心。


不学晚唐体,曾闻大雅音。


霜空孤鹤唳,云洞老龙吟。

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


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

春风摇碧树,秋雾卷丹台。


复有相宜夕,池清月正开。


玉流含吹动,金魄度云来。

光风动春树,丹霞起暮阴。


嵯峨映连璧,飘飖下散金。


徒自临濠渚,空复抚鸣琴。

星火烧空一夜丹,来禽青李觉无颜。


少陵池馆三人赏,白帝江山四面环。


生晚免教妃子污,食馀应许黑衣攀。

阳回庾岭催残腊,玉树迎年已报春。


倚槛多情如索笑,临池微步不生尘。


孤芳未肯输兰芷,清韵无缘媚楚臣。

回风吹雨洒红莲,萧飒凉生四月天。


神女行云偏窈窕,潘妃微步更婵娟。


栏前香佩翻珠翠,花外莺声杂管弦。

路入烟罗别有天,我来散发坐风轩。
玉壶积翠花香润,石洞藏丹云气温。
水影倒栖松顶鹤,谷声遥答岭头猿。
幽居疑是子云亭,水绕柴门昼不扃。
独卧西堂清梦远,春风池上草青青。
乍凉池馆雨初收,菱角莲房共趁秋。
独恨碧波浑占却,更无剩水浴沙鸥。
凡欲学书之人,工夫分作三段,初要专一,次要广大,三要脱化,每段三五年火候方足。
初取古人之大家,一人以为宗主。
门庭一立,脚根牢把,朝夕沉酣其中,务使笔笔相似,使人望之便知是此种法嫡,纵有谏我、谤我,我不为之稍动,常有一笔一画数十日不能合辙者,此际如触墙壁,全无入路。
我性元来喜幽独,长笑痴人避空谷。
临流处处得天真,不问外边丝与肉。
一区有地东之偏,甃池那用青铜钱。
凿破苍苔地,引来寒溜长。
中有碧荷盘,红莲净以芳。
薰风扇炎熇,赤日回朱光。
拂岸青阴合,萦堤翠色稠。
声从笛里听,影傍镜中浮。
水与柔情漾,波将舞态留。
上世结绳而治,自伏羲画八卦,而文字兴焉。
故前人作字,谓之字画,画分也,界限也。
尔雅释地:涂出其右而还之,画邱。
朝来钟鼓报新晴,千丈红霓晚更明。
石径碧桃浑欲语,屋梁高燕若含情。
悬车莫问风尘恶,击壤今逢海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