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晓发津阳向岳阳,梅风吹缆麦天凉。


家人细数生朝近,寿算应同水驿长。


行处葡萄迎棹绿,宿时杨柳近船黄。

呦呦双鹿庆云堂,仙子驰来献寿觞。


翘首天台在何许,桃花流水路茫茫。

春院绣帘垂,一天风月横陈。
慈亲初度纪嘉名。
每从歌舞地,犹记杰魁人。

桃李眩春昼,松柏傲霜时。
春妍不必皆是,晚秀未为非。
画斧河边瘴雾,叱驭关前险阻,马竭复人疲。

彼美人兮,不肯为、时人妆束。
空自爱、北窗睡美,东邻醅熟。
不道有人成离索,直教无计分膏馥。

梦中犹记,来时路、五马踟蹰攒立。
江北城南春澹沲,山锁一天晴日。
伊轧征车,徊徨去意,只有东风识。

曾向君王说,臣愿守嘉州。
风流别乘初届,元在越王楼。
湖上龟鱼何事,桥上雁犀谁使,争挽海山舟。

宇静昼窗长似岁,心清夏簟冷于秋。


是间消息君知得,看尽区中浪白头。

穷檐小市百年州,浅濑平沙万古流。


天运人谋镇如此,晚醺时上驿南楼。

俗学场中蚤掉头,一窗书卷古人谋。


东西日月自明耳,皇恤人间有喘牛。

流年苦被雪霜催,惟有山中自四时。


寒色憗花妆岁晚,晓阴挟雾放春迟。


似嫌俗客不同调,留与高人共胜期。

江水双流海石斜,城南夹毂太丘家。


尚方赐日凫为舄,三径归时菊正花。


游向函关开紫气,隐从勾漏觅丹砂。

住楫溪头曙色开,萧条门径剪蒿莱。


正逢松菊邀欢日,况有琳琅善颂才。


皇象醴梅供客醉,朱登遗蟹待宾来。

吾弟知非岁已添,藏真事事总能兼。


太医脂习称中散,高士华陀本孝廉。


碧海为瀛通曲渚,青山如岱满前檐。

身是神仙自不知,况逢熙皞圣人时。


城盘龙虎山为岳,宫现金银海似池。


洛下曾陪诸老会,淮南奚羡八公词。

双鬓萧疏雪未侵,高年粟帛诏初临。


伏生隐待求书使,居士修成出世心。


但可敲冰餐白石,宁知炼药煮黄金。

辞爵东陵盛代民,青门瓜地岂全贫。


五朝世异陶元亮,十亩耕如郑子真。


守德故应忘寂寞,居闲何用厌缁尘。

怀清台筑武林门,宅里旌扬圣主恩。


旴水金章趋令子,庐江银艾列贤孙。


麟编直与冰霜映,龙敕长随日月存。

白发惟堪供菽水,佳晨还得下鹓鸾。


登堂拜母劳公瑾,避地全家愧幼安。


竹径疏烟侵客屦,橘林飞鸟怪儒冠。

百遍相过去复来,玄扉更为寿朋开。


云闲喜抱林边石,月冷常留楼畔台。


看竹子猷仍看菊,停云元亮不停杯。

壮气销来负镆干,许多心事寄毫端。


已知白社为初服,何得青门遂挂冠。


末路祗怀丛桂隐,秋风又美落英餐。

浪迹人间几十霜,茫茫苦海仗慈航。


难将墨绶为仙吏,却望红云隔玉皇。


岛净轻风含细柳,波恬旭日映扶桑。

欲赴弹冠庆,贪欢舞袖斑。


裁诗俱白雪,对酒倍朱颜。


志壮曾题柱,经传岂度关。

衣马追游地,春风念五陵。


梅花今似雪,竹叶况如渑。


诣阙书初就,贻家庆转增。

洛川老人古耆英,七十九年生太平。


室中孟光年稍长,云冠鹤袂长裙青。


斑衣五采双鹭明,五年从宦江南行。

凉风过林薄,众绿俱以萎。


嫣然丛苇间,见此春花姿。


物变理趋朽,化工岂其私。

白发萧然懒孝先,黄庭读遍不成仙。


怀人举目三星在,抚事伤心五鼎全。


幸有好诗传美酒,转添愁思入新年。

别驾当年治五茸,苞苴无迹稻田丰。


每从父老歌遗爱,何意轩墀拜下风。


鹤骨未嫌金带重,凤雏还拟碧霄翀。

舍肉增长叹,分甘助浅斟。


赠君椒柏酒,慰我蓼莪心。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幸君今及见之。


教得子能传素业,养成孙亦守清规。


禀生坎坷今当泰,积善初终志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