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花开已堪摘,酒熟正好沽。


山禽会人意,劝我提葫芦。

春日正晴明,满园花盛发。


劝尔竹木鸡,莫啼泥滑滑。

盘石坐深林,不欲人求见。


隔岸谁品弦,数声拖白练。

翩翩彼珍禽,金羽耀寒日。


飞落滩上冰,对人连点七。

群鱼见新晴,万鬣戏清泚。


忽尔下淘河,惊回入水底。

写对春山坐卧看,男儿方不负毫端。


谁知虎卧龙跳字,不及愁蛾两撇难。

无田种秫似渊明,却说归耕似不情。


食粥鲁公宜乞米,不妨千载有馀清。

老来官况两俱无,惟有诗情寄酒壶。


记取碧澜堂上语,衣冠早挂亦良图。

佩环声杳。
日暮巴陵道。
眉样君山青未了。

万户寒砧接暮笳,征夫何处未还家。


相携女伴瑶台上,五色金盘弄月华。

一枕相思梦未成,银屏珠箔画楼明。


石栏杆畔榴花发,相对狸奴坐晚晴。

绣户重重闭绿苔,桃花一树晓风来。


罗衫乍试娇无力,淡扫春山上玉台。

老傍东林学种瓜,当年投管事龙沙。


胡床独坐秋风里,门巷无声落豆花。

回首高阳二十年,何戡重对各潸然。


渭城是处殷勤唱,遮莫明朝送画船。

窗外寒风正袭衣,流黄那复理残机。


鸣筝炽炭围炉畔,高卷珠帘看雪飞。

城外春风野水浑,桥头双桨下孤村。


柳桃红绿撩人眼,独坐书斋懒出门。

渭城客舍柳烟遮,渔叟桃源去路赊。


松竹林中读书处,一图风景属三家。

薤叶长寒,桐花又发,萧郎独自伤神。
百种凄凉,画帘微雨黄昏。
生绡一幅娉婷影,对银屏、疑梦疑真。

春暮还家买楚船,离宴重赋鹡翎篇。


欲知兄弟相思处,两地看云各自眠。

弟劝兄酬累十觞,阳关声里又斜阳。


天涯此会知何日,夜雨寒灯忆对床。

吴云楚树几增慨,相思咫尺如越代。


春风再续池草诗,日夕开樽且相对。

十年不暖姜肱被,邂逅埙篪奏商徵。


何物堪拟别情长,文水悠悠亦如此。

赠君珠玉三百幅,饮君美酒数十斛。


渭城之唱君莫听,棠棣之诗我三复。

兄弟声名万金价,阿兄既见弟心泻。


寒更恨短话偏长,恍疑风雨彭城夜。

兄在东吴弟官楚,十年契阔此相聚。


对语休疑是梦中,青灯寒照虚堂雨。

袁州太守老文翁,阿弟循良十郡雄。


谁谓当时吴仕燮,独令千古仰高风。

生憎煮豆歌声苦,谁信分荆骨肉离。


不似君家贤伯仲,百年友爱几人知。

难弟难兄喜合并,一门清白两专城。


功名端不饶王霸,萧散何曾让管宁。

有客传吟稿,知渠来自闽。


四书犹在鲁,六籍不忧秦。


太史经邹峄,离骚感楚臣。

皎皎琼华了不疑,绿窗团扇索题诗。


风流自是天生句,燕子梨花恰并时。